宏都拉斯斷交延燒 外交部拋雙重承認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部長吳釗燮回應,有關跟其他非邦交國交往,沒有排除任何狀況。 

斷交宏國 外交部拋雙重承認突圍?

宏都拉斯外交部26日在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發文,宣布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召開記者會,宣布斷交宏都拉斯。外交部次長俞大㵢也被翻出,21日接受阿根廷媒體「布省資訊報」(INFOBAE)專訪指出,台灣不是要求阿根廷須與中國斷交改與台灣交往,而是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和台灣同時交往,媒體詢問此發言是否代表外交部「鼓勵非友邦各國雙重承認中國及台灣」。

吳釗燮強調,「有關於我們跟其他非邦交國家交往,我們是沒有排除任何狀況」,任何國家希望與台灣提升關係,不管是政治、經貿、文化等關係,台灣都會認真思考、研議,思考讓台灣的國際及經貿空間能夠擴大。

吳釗燮表示,中國對台灣的打壓,是打壓到台灣人民在國際社會的正常參與,這不僅限於一個政黨、或者一人而已,這是台灣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在此狀況下更應努力思考,用何種方式能擴展台灣外交空間。

李登輝時期已失敗 臺灣外交未來怎麼走?

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指出,台灣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的1990年代,曾嘗試過推動雙重承認,但最後通通失敗了。陳鳳馨指出,1990年代是台灣外交實力最強大的一段時期,當時不管在經濟、還是在國際形象上,對很多的發展中國家都有吸引力,但當時李登輝政府推動的雙重承認都沒有成功。陳鳳馨直言,雙重承認並不是說在未來不會成功,但終究還是要先解決兩岸問題。

陳鳳馨接著說,若兩岸雙方在互相交流時,還互不否認,那麼雙重承認的可能性就會有,兩岸雙方的關係還有可能會更上一層樓。她指出,在馬英九政府時期,兩岸雙方已走到某種程度上的互不否認,但可惜最後沒走滿,「接著就走一個很大的倒退路」,但還是證明了,九二共識、外交休兵是可行的。

在李登輝1988年剛接任總統時,台灣的邦交國有22國,其中包含沙烏地阿拉伯、韓國、南非等,其任內一共與20國建交、13國斷交(包含沙國、韓國與南非),在他卸任時,邦交國有29國。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