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提書面資料:全球高通膨恐更持久

《經濟日報》報導,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示警,未來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變種病毒引發疫情反覆,以及氣候變遷加劇等四大風險,均可能促使全球高通膨現象更持久,美、英等主要經濟體恐加速緊縮貨幣政策。這些因素均將衝擊全球經濟活動與擴大金融市場波動,增添全球景氣下行風險。

楊金龍明(12)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我國央行是否跟進美、歐、英、澳等國採行包含升息等貨幣緊縮政策,並調整房地產市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專題報告,長達15頁的書面報告今日提前出爐。對於央行是否持續採取升息等緊縮貨幣政策,楊金龍在報告中強調,央行貨幣政策是由理事會決議,至於未來央行調整貨幣政策的主要考量因素有三。

首先是國內通膨情勢及展望,由於俄烏戰事膠著,打亂全球原物料供應,加上中國大陸封城防疫措施,均惡化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原油、穀物及基本金屬等原物料價格攀高,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地緣政治風險及氣候變遷危機,為影響本年國內通膨走勢之主要不確定因素。

第二,國內疫情升溫對內需產業及民間消費之影響。本年初以來國內受疫情影響產業持續復甦,勞動市場情勢亦屬穩定,惟近月國內疫情升溫可能影響內需產業復甦力道及民間消費動能。

第三,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之影響。美、英 等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會影響全球經濟金融情勢,國內經濟金融將受到影響。

楊金龍表示,今年初以來,因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再起,供應鏈瓶頸持續,加上2月俄烏戰事爆發及主要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金融制裁,造成原油、穀物及基本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供應受阻而價格高漲,加重全球通膨壓力,主要經濟體通膨率持續走升。此外,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逐漸退場,預期本年全球經濟成長轉趨溫和。相較上年底國際機構大幅下修本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並大幅上修本年全球通膨率預測值。

楊金龍說,展望未來,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變種病毒引發疫情反覆,以及氣候變遷加劇等風險,均可能促使全球高通膨現象更持久,美、英等主要經濟體恐加速緊縮貨幣政策。這些因素均將衝擊全球經濟活動與擴大金融市場波動,增添全球景氣下行風險。

楊金龍分析,根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預測,本年美國、英國、歐元區之通膨率預測值均升逾6%,澳洲亦超過3%,通膨壓力較大,而日本與中國大陸本年通膨率預測值雖亦上升,惟相對溫和,預期明年全球供應鏈問題可望逐步紓解,加以本年之高基期效應,主要經濟體通膨率均將回落。

在台灣方面,楊金龍表示,基於維持物價穩定之法定職責,央行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立場。今年以來,全球供應鏈瓶頸持續,加上俄烏衝突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加重全球通膨壓力,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膨率攀升,台灣CPI年增率連續數月高於2%。根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預測,今年台灣通膨率為2.7%,相較於美、英、澳、 歐等經濟體仍屬溫和,明年台灣通膨率將回降至1.7%。

楊金龍在報告裡強調,基於維持物價穩定之法定職責,央行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立場,今年3月17日央行調升議調升政策利率0.25個百分點,有助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維持物價穩定、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之政策目標。目前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為1.375%、1.75%及3.625%,回到2020年疫情爆發前水準。

在房市管制措施方面,央行強調,尚有精進調整空間。未來將持續關注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情形,並檢視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適時檢討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內容,以促進金融穩定。

相關新聞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
線上刷卡是民眾常使用的方式, 但一次性動態密碼依然會有盜刷問題,金管會將盡力為民排解信用卡用一次性密碼(OTP)遭盜刷的爭議。...
預防警示帳戶、人頭戶,金管會三路並進,一是針對警示帳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列入專案列管,要求訂定改善計畫;...
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