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對亞洲鄰國貿易激增

儘管美國持續說服各國減少依賴中國大陸,但數據顯示,大陸與亞洲國家的貿易關係正在加深。美戰術失靈 貿易戰以來 陸與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進出口總額勁揚71%。

儘管美國持續尋求說服各國減少依賴中國大陸,但在新興國家經濟成長、企業調整供應鏈之際,大陸與亞洲國家的貿易關係正在加深。

華爾街日報(WSJ)分析中國大陸海關數據,發現自美國在20187月首度對大陸進口品加徵關稅以來,大陸與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等十個東南亞鄰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成長71%,在11月底止的過去12個月達到9,790億美元。

同期間,大陸與印度的貿易成長49%;相較下,大陸與美國和歐洲的貿易僅分別成長23%29%,凸顯出大陸與亞洲經濟體的貿易成長速度,輕易超過了大陸與其他大國的貿易成長速度。

經濟學家表示,這個趨勢的背後原因,是強大的經濟力量會迫使較小經濟體與較大經濟體綁定,而且大陸在供應平價手機、基本款汽車、便宜工廠機械與設備占有優勢地位,而這類產品在快速成長的新興國家很暢銷。此外,大陸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降低許多針對世界其他國家的進口關稅,使亞洲製造的產品對大陸企業和消費者來說更便宜。

大陸與亞洲鄰國貿易不斷成長,也反映出美中分歧愈演愈烈的影響,除了2018年爆發的美中貿易戰,再加上後來新冠疫情干擾,讓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許多在大陸營運的製造商尋求將部分產線轉移到鄰近亞洲國家,目的是避開關稅,或降低美中關係惡化將帶來風險。

然而數據顯示,這種重新調整通常反而會強化大陸與亞洲其他國家的貿易,而非減少貿易,這反映出製造過程需要大量零組件與數個階段組裝的複雜性。例如,在越南或印度組裝一支智慧手機,需要製造商在亞洲地區運送大陸製造的零組件和基本材料,然後才能把成品運往終端客戶的手中。

如此一來,美國將發現,如果不採取更多具體措施來促進他國與美國龐大的國內市場貿易,就很難使亞洲國家遠離中國大陸。經濟學家說,這類具體措施包括簽署貿易協議、加入區域貿易協定、或是能夠擴大接觸美國消費者的措施。

(本文非作商業用途使用,如有侵權,還請告知,將立即下架)

相關新聞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個月來再次啟動降息。世界經濟將形成川普關稅這腳煞車和主要國家貨幣寬鬆這腳油門並存的複雜格局。...
美國聯準會(Fed)17日決議降息1碼,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且預期今年底前將再降2碼,明年預估降息幅度維持為1碼不變。...
 中央銀行第三季利率決策會議,政策利率「連六凍」,但相對於利率,今年新台幣匯率上沖下洗,出口廠商及壽險業飽受壓力,匯率政策更加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