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管法修法 將設兩個規格

全球拚減碳,攸關我國減碳作為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據了解,環保署已在近期送到行政院,並將列為立法院本會期最優先法案。

全球拚減碳,攸關我國減碳作為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據了解,環保署已在近期送到行政院,並將列為立法院本會期最優先法案。與先前預告版本不同處在於,將修正條文、擴大碳盤查機構量能,採分流方式,分為國際規格及簡易版兩種,以符合愈來愈多的企業需求。

近年減碳成為顯學,不過企業在減碳之前,須先掌握自身排碳有多少,才能進一步規畫減碳步調,也就是說,第一步要先進行碳盤查。不過國內目前僅七家碳盤查專業機構,簡直供不應求,一般中小企業的減碳第一步,就已舉步維艱。

環保署在預告溫管法修法期間,就接獲不少企業意見,希望能夠擴大碳盤查量能。環保署官員透露,送到行政院的修法版本,確實將從善如流,解決現階段碳盤查量能不足的問題。

官員表示,大型企業如果以外銷為主,有打「國際盃」需求,進行碳盤查機構勢必得符合較嚴格的國際標準,例如,現行溫管法就已規定,查驗機構須為國際認可,這部分仍會保留。

至於一般中小企業,若僅是希望因應國內法規,檢視自身排碳,溫管法修法也會給予一套簡易版、國內版的遊戲規則,讓更多查驗機構能夠符合標準,提供產業服務,解決盤查量能不足的問題。

官員表示,溫管法擬修法並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已送到行政院,待政委審查、通過行政院會後,接下來就會送立法院,希望能夠順利三讀,為我國減碳邁進一大步。

其中企業除了關注碳盤查量能不足外,即將開徵的碳費機制也是焦點。官員指出,目前碳費徵收有兩大方向確定,首先是以287家排碳大戶為首波徵收對象,當中包括鋼鐵、石化、半導體等;第二是會建立累進費率、減免機制。

相關新聞

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舉行媒體交流會,提出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布局先進科技等政策。能源方面,他表示,...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
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近期發布研究報告 《不確定性下的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選項》 (Regulating under...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新《財劃法》釀成朝野對立,朝野雙方應進行協商與合作,並尊重財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