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撐起經濟復甦,台灣失業率降至3.64%,半年來最低

由於全球景氣因通膨與升息而呈下行趨勢,海外消費需求疲弱,使台灣製造業景氣降溫。不過,因國內的內需消費隨著疫情趨緩,以及邊境放寬措施而逐漸復甦,對沖製造業的走弱,讓10月的失業率降低至3.64%,為半年來最低紀錄。

主計總處22日發布10月失業率指出,受畢業生找到工作,加以邊境管制放寬帶動服務業人力需求,10月失業率連續第二個月下降,降至3.64%,為近半年最低,年底前失業率仍可望再降低。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隨著邊境管制逐漸放寬,帶動了10月的服務業人力需求,包括零售、住宿餐飲、美容等其他服務業的就業人數皆呈上揚,至於國際景氣降溫對製造業就業的影響,目前還不明顯。

何以近月出口、製造業生產動能走疲,還未波及製造業的就業?陳惠欣解釋,依歷年統計,當景氣趨緩時,先會影響工時,然後才影響就業,有關這一波國際景氣趨緩對製造業的影響,待下個月受僱人員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也許會比較明朗。

統計顯示,10月台灣就業人數比前一個月增加1.3萬,其中服務業月增1.6萬,工業增2千,農林漁牧業月減4千,服務業的貢獻最大。陳惠欣指出,邊境管制放寬是在10月13日,而10月就業調查的資料標準週落在9~15日,因此邊境管制放寬、國人生活邁入常軌等因素都影響了10月的勞動市場。

今年以來,失業率受疫情影響於5月上升,隨後邁入畢業季續升,於8月達3.79%的高峰之後連兩個月下降,10月降至3.64%,創近半年最低,主計總處定調目前失業屬於「穩定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被視為循環性失業的重要指標「因業務緊縮而失業的人數」已連續四個月下滑,10月降至13.3萬人,陳惠欣表示,這應該與疫情趨緩,商業活動復甦有關。

展望未來,陳惠欣表示,雖然我們將面臨國際景氣降溫,出口動能趨緩,但邊境管制放寬也會持續帶動內需服務業的就業需求,因此未來情勢如何,仍待觀察。惟依照過去五年的統計,在經濟情勢穩定下,未來兩個月的失業率仍可望降0.09~0.19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

央行總裁點出台灣基本面比日韓好 市場解讀…下月利率不會降 中央銀行總裁 楊金龍 昨(25)日赴立法院備詢,立委關注下半年是否可能降息?...
我拋三大訴求與美三度視訊會議,提出降稅率、不疊加、一併綁定232條款,爭取盡速談成  外界關注的關稅談判,正副閣揆25日共赴國會報告進度,...
本月8日,立法院在朝野無異議下通過組成修憲委員會,預計將審議「廢除考監兩院」及「18歲公民權」兩項修憲案,...
台灣23日針對重啟屏東馬鞍山核能發電廠( 核三 )進行 公投 ,約430萬人投票支持,遠多於反對的150萬人。但提案須獲全體選民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