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凜冬將至?超過九成分析師憂停滯性通膨

高通膨、高利率讓未來的經濟衰退埋下完美風暴的種子,而且在終端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分析師皆不看好未來的經濟前景,認為經濟將呈現停滯狀態,而通膨還將維持高水位一段時間。

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新調查,基金經理人對明年全球經濟的展望悲觀,超過9成憂心出現停滯性通膨,另外將近8成預期會陷入衰退,比例寫下2020年4月來新高。

美銀這項以全球基金經理人為對象的月度調查,11月4日至10日訪調272人後顯示,高達92%擔心明年全球經濟出現「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亦即經濟成長持續放緩、通膨率仍在平均值之上。

77%受調基金經理人,預期明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比例創2020年4月疫情爆發之初以來新高。

美銀調查另反映出,只有等到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率,也就是聯準會(Fed)偏好觀察的通膨指標降到4%之下,Fed才會停止升息,這成了基金經理人的普遍共識。美國9月核心PCE年增5.1%。

美國10月通膨率放緩到7.7%,市場樂觀認為會促成Fed提早放慢升息腳步。但有策略師警告,Fed官員已暗示除非物價大幅下跌,仍有進一步升息空間,因此這種說法言之過早。明年下半,聯邦基金利率料觸頂在5%左右。

調查顯示,通膨居高不下,仍是最讓基金經理人忐忑不安的「尾端風險」(tail risk),比例達32%。其他被點到的還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央行緊縮貨幣及全球嚴重衰退,占比皆為18%。

撰寫美銀調查報告的策略師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指出,投資人情緒仍很悲觀,加上預期經濟衰退的比例創高,他建議標普500指數站上4,100點後就賣,這比目前的水位高出4%。

根據調查,基金經理人因看空前景,加碼現金部位、減持股票。做多美元仍是最熱門的交易,此熱潮已延續五個月。

11月也可見投資標的從公用事業股和科技股,大舉輪動到工業股及銀行股。科技股配置率降到2006年來新低,意味基金經理人依然偏好防禦性的資產配置。

相關新聞

在「川普2.0」時代,此前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不斷被顛覆。作為世界增長中心、以出口為主導不斷發展的亞洲的出路在哪?...
在台美談判結果揭曉前,行政院長卓榮泰31日表示,能預期本次談判結果,勢必與4月提出特別條例時所推估,對台灣各項進、出口產業衝擊有所不同,...
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持續21個月的 加薩戰爭 ,迄今已造成超過60,000人死亡。近期,繼英國、法國表態後,加拿大也跟進宣布,...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