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每人GDP升破3萬美元,大家無感?

最近由於國際貨幣基金(IMF)看好台灣今年每人GDP將升至3.5萬美元,一舉超越日、韓,引起大家好奇,何以台灣每人GDP這麼好,而我們卻幾乎無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先不提這份IMF的預測,回歸統計,依主計總處的資料,去年我們的每人GDP已達3.3萬美元,雖還沒有超過日、韓,但也是相當高的數字了,20年(民國90~110年)來我們由1.3萬美元升至3.3萬美元,成長速度相當快,按理說,這應該反映在每人薪資的成長上才對,但事實不然。

調查顯示,20年來我們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由新台幣3.4萬元升至4.3萬元,而加計年終獎金、加班費之後的每月總薪資則由4.2萬元升至5.5萬元。

兩相比較,每人GDP近20年成長1.4倍,總薪資成長33%、經常性薪資成長25%,很明顯,每人GDP的增幅遠遠高於薪資增幅,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受匯率影響,那麼我們改依台幣計算,90年每人GDP是45萬元,110年是92萬元,20年成長了104%,這個成長幅度依舊是薪資增幅三倍,兩者有天壤之別,這就可以解釋何以每次政府談及每人GDP、薪資創新高,總惹來民眾撻伐的原因了。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每人GDP的數字這麼漂亮,沒有分配到薪資,那麼究竟分配到哪了?統計顯示,一部分到固定資本消耗、另一部分到營業盈餘了,而營業盈餘多數為大股東所分享,這裡的大股東還包括外國投資機構,由此可知,每人GDP雖為各方樂於引用,並以之解釋人均所得,但如此解釋實為不妥,我們的分析如下:

第一、GDP分配到受僱報酬的比率愈來愈低:GDP可以從支出、生產及分配三面衡量,三面大致均等,前兩者大家比較熟悉,分配面較陌生,分配到哪?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營業盈餘、固定資本消耗(折舊)及生產與進口稅淨額等四項。統計顯示,受僱人員報酬占比自民國80年51%逐降至目前的45%,而營業盈餘則由30%升至35%,其間雖有起落,但兩者趨勢大抵如此,由於受僱報酬占比逐年降低,如此每人GDP再高,對受薪階層而言意義不大,加以所能分享的比率愈來愈低,如此豈能有感?

第二、GDP為外國人分享的比率愈來愈高:GDP分配到企業的營業盈餘愈來愈多,這些股利所得不只流向國內的大股東,也會流向外國投資機構,國內許多上市公司,外資持股比率高,待股利發放,這些股利一方面會計入GDP的營業盈餘,但一方面也會計入「國外要素所得支出」,這筆所得雖推升了每人GDP,但全數為外國人享有,如此每人GDP與全體國人的感覺,又更遠了一些。
國民所得統計資料顯示,「國外要素所得支出」規模愈來愈大,民國90年只有新台幣1,222億元,占營業盈餘只有3.7%,但近年「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快速提高,自107~110年依序是7,630億、7,347億、5,655億、6,142億,占營業盈餘動輒逾10%。

第三、分享受僱報酬的人數愈來愈多:民國80年代會被稱為台灣美好的年代是有原因的,除了GDP的果實有半數為上班族享有,而且那個年代的上班族(受僱者,含政府僱用及私人僱用)人數不到600萬人,但如今已逾900萬人,以前是很大的餅,很少人分享,今天是餅變小了,但分享的人卻愈來愈多,如此每人GDP的數字儘管漂亮,但傳遞到上班族手上,已覺飄渺,可望不可及。

第四、物價上漲讓實質薪資難以成長:每人GDP是以美元計算,20年來成長1.4倍,即使經常性薪資也成長25%,然而,由於20年來消費者物價漲逾兩成,經物價平減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月薪),90年1~8月是40,338元,今年1~8月是41,404元,20年之久只成長2.6%。若改以實質總薪資觀察,20年之久也只成長10%,這與同期間每人GDP逾倍成長,實有天地之別。

從美元的每人GDP、台幣的每人GDP、薪資到實質薪資,一層一層的分解,20年來的成長率,高者可逾100%,低者不及10%,而這幾個指標又常被拿來解釋國人所得,各別看或許還不會錯亂,但擺在一起看,必然暈頭轉向,到底是好是壞?莫衷一是。從上述分析可知,與民眾感受最遙遠的當屬美元的每人GDP,而與民眾最貼近的是實質薪資,當然,未來若能發布「中位數實質薪資」,這就更接近小民百姓的處境了。我們希望主政者運用指標時,宜多關心內涵,才能了解民情,如此方不致於失言、誤判。

相關新聞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
線上刷卡是民眾常使用的方式, 但一次性動態密碼依然會有盜刷問題,金管會將盡力為民排解信用卡用一次性密碼(OTP)遭盜刷的爭議。...
預防警示帳戶、人頭戶,金管會三路並進,一是針對警示帳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列入專案列管,要求訂定改善計畫;...
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