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化解壽險淨值危機 金融三業適用資產重分類

金管會開「金融資產重分類」公聽會,以台美債市殖利率反彈的極端情境,符合內外部環境變動的「重分類」必要條件,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做出解釋一體適用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連動所及,南山、國壽等多家壽險業淨值危機炸彈拆除,新增國泰金、開發金等多家金控,可以發股息,國泰金表態支持。壽險公會:要對歷史負責,具体響應金管會態度。

 

金管會本月4日開「金融資產重分類」公聽會,就台美債市殖利率反彈已達200年一次的極端情境,符合內外部環境變動的「重分類」必要條件,會研基金會最快在今日做出解釋且一體適用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連動所及,南山、國壽等多家壽險業淨值危機炸彈拆除,新增國泰金、開發金等多家金控可以發股息。

「重分類」拍定,對市場有三大影響,一、升息對金融業淨值衝擊告終,估計壽險業第4季淨值可望回升,大增千億元,二、銀行業淨值回升,有利銀行業新增放款與投資。三、子壽險或子銀行金融資產帳列OCI(綜合損益)的未實現損失消失或縮小後,若其他權益轉正數,則金控端免再提特別盈餘公積,估算包括國泰金、開發金,甚至如玉山金、台新金等都有機會明年配息,等於超過十家金控股都可配息,存股族安了。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05/2/1885097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

依IFRS 9規定,重分類生效日是在公司內部評估後的下一個財報期間的第一天開始適用。例如公司高階管理層9月開始評估做經營模式改變,那麼10月起的第4季就適用。

據了解,南山、國壽等業者都已在9月做評估,預計第4季起適用;部分銀行業者也在9月做規劃,但若現在才評估,得等到明年1月(下個季度)才適用。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強調,會計公報解釋權責是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並非金管會,金管會沒有要改變公報,要不要重分類也是由各公司高階管理層決定,都須符合公報規定,每家公司若要選擇重分類,都要依程序辦理,沒有不公平問題。

金管會官員說,高階管理層決定後可提董事會或授權董事長核定,但重分類須說明合理性、必要性,並要做內控、管理機制等改變,且當重分類後,就禁止再做迴轉(例如從OCI分到AC後,禁止再回去OCI)。

官員也說,公司高階管理層也可以決定「資產不要重分類」,換言之,各金融業公司董事會可自行決定,如安聯人壽9月底淨值低於3%,但德國母公司卻不打算做資產重分類,改以用IFRS 17試算負債面,證明清償能力未受影響。

據金管會到8月底統計,銀行證券保險業的金融資產帳列OCI項下者共

11.3兆元,包括股債基金,銀行和保險業都以債券最多,部分銀行業幾乎有超過半數金融資產都帳列OCI也產生龐大的評價減損,衝擊淨值。

 


相關新聞

 

壽險業淨值危機 警報大響

經濟日報 2022/10/04

南山轉為負0.59% 七家跌破3% 安聯、保誠剩1字頭,壽險業陷入空前的淨值危機。保險局長施瓊華喊話:現金不是問題 保戶不須擔心,強調,升息導致壽險業持債部位出現評價減損,8月壽險業獲利還有淨值,現金流量沒問題。

據金管會掌握壽險業9月底淨值自結數,共有七家淨值比低於3%,其中南山人壽淨值已轉為負0.59%,安聯和保誠淨值各是1.13%和1.5%「只剩1字頭」,連壽險龍頭國泰人壽都僅剩2.64%,顯示壽險業陷入空前的淨值危機。

保險局長施瓊華昨(3)日說,整體壽險業8月總保費收入1.6兆元、保單理賠給付1.2兆元,壽險業現金和約當現金約9,000億元,包括南山、國泰等整體壽險業流動性都沒有問題,「壽險業現金不是問題,保戶不須擔心」。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10/04/2/1882975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exp=3600

她強調,升息導致壽險業持債部位出現評價減損,但壽險持債都是以固定收息為主,只要沒賣、就不會實現虧損,8月壽險業獲利還有淨值,現金流量沒問題,保戶可以安心。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與旗下各局局長昨赴財委會針對「升息對金融業影響」做專題報告,立委郭國文關切壽險業淨值惡化情況,詢問第3季到底有幾家壽險業淨值低於3%?是否已有淨值為負數者?

施瓊華坦言,根據各壽險業9月底自結數,共七家淨值比低於3%,包括南山是負0.59%、安聯1.13%、保誠1.5%、第一金人壽2.03%、三商美邦2.1%、宏泰2.2%、及國泰人壽2.64%。

相較6月底僅有三家壽險業(南山、宏泰和三商)淨值低於3%,9月底跳增到七家,顯示壽險業淨值惡化加速。依規定,只要淨值連兩期低於3%就需限期做財業務、增資等改善計畫。

施瓊華說,依法規,壽險業淨值低於3%的「兩期」是指6月半年報和12月年報,9月自結數字僅是看公司波動狀況,不可能用每時點去算這數字。

她說,若明年3月申報今年年報時,金管會將依業者試算負債面(保單)接軌IFRS 17後,對淨值實際影響數做綜合評估。依規定,一旦淨值仍為負數,金管會將要求公司限期提財業務改善、或增資計畫,若未在期限內完成、金管會將在90天內採取立即糾正措施。

她解釋,壽險業從經營面看不是問題,淨值滑落是因為會計公報接軌的時間落差,導致資產和負債面(保單)未能公平呈現利率走升的影響,若以接軌後、負債面也用公允價值衡量,可讓負債面缺口縮小,淨值就會回升超過3%。

至於年底前,美國仍將升息5碼,是否會有更多壽險業者淨值比不足3%?施瓊華說,目前已有很多業者將新錢投入AC(攤銷後成本)降低淨值波動,業者會動態調整。

 

金管會今宣布兩大措施:放寬監理 降低財務壓力

2022/9/20 經濟日報

產險失血「慘」業,金管會兩措施救援,一是計算資本適足率RBC時,「遞延所得稅資產」由十年認列計入認許資產,改為今年可全額認列計;二是防疫保單居家照護比照住院日額給付者,可減計保險安定基金提撥金額。

防疫保單理賠讓產險業喘不過氣,金管會今日宣布提出兩大協助措施,包括計算資本適足率時,將「遞延所得稅資產」由逐年認列計入RBC認許資產,放寬為得全額認列計入,其次從8月起,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日額給付者,可減計保險安定基金提撥金額。

防疫雙險理賠逾900億元,讓產險業財務承壓,除辦理現金增資外,近日產險公會亦向金管會陳請尋求協助。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也坦言,到目前為止對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都是很挑戰性的情況,金管會將審慎研究放寬監理上措施可協助業者降低財務壓力

 

產險業財務雪上加霜 黃天牧:思考合理監理措施

2022/09/19 中央社

防疫險及疫苗險加上台灣地震頻繁,市場關注產險業財務恐雪上加霜。黃主委關注可協助業者降低財務壓力措施。

防疫險理賠讓產險業財務承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坦言,到目前為止對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都是很挑戰性的情況,金管會將審慎研究監理上,有哪些措施可協助業者降低財務壓力。

防疫險及疫苗險讓產險業今年已付出逾新台幣900億元理賠支出,近日台灣地震頻繁,產險業相關保險理賠可能增加,市場關注產險業財務恐雪上加霜。

黃天牧今天出席「防範金融投資詐騙宣示儀式」,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到目前為止,尤其是對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而言,都是很挑戰性的情況。

他說,感謝產險公司過去2年提供防疫保單,扮演社會穩定力量,產險業在這段期間因理賠支出增加,也辦理許多增資,金管會會審慎研究監理措施上有哪些作法可幫助業者降低財務壓力。

至於金管會的協助措施是否為調整相關監理指標,黃天牧強調,金管會研究完後會和外界報告。

近日地震頻繁,黃天牧表示將緊盯3件事,第一,注意保險公司後續理賠事宜;第二,注意金融機構要能持續營運;第三,確保金管會督導的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無虞,至於國際股匯市變動,本來就是金管會平常要注意的事。

黃天牧指出,目前無論銀行、證券或保險市場都是穩定的,唯一情況是產險業理賠金額不斷增加,金管會將思考合理監理措施,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台灣壽險業三大挑戰CEO如何應對? 

2022/9/12 《現代保險》雜誌月刊

2022年上半年疫情再度升溫,台灣產險業陷入防疫保單之亂,壽險業前五月業績更面臨「三衰」慘況,總保費收入、初年度保費、續年度保費都驚見雙位數減幅:總保費收入(含負債)年減十八%,其中,初年度保費年減十二%,續年度保費更驟降逾兩成幅度。

新冠確實給保險業重重一擊,面對全球央行升息壓力、資本市場波動回檔、通膨升溫衝擊、投資市場持續動盪,保戶投資態度趨於保守等,台灣壽險業的下半年,該如何因應「資本市場動盪」、「新冠疫情變數」以及「業務員人力脫落」等三大挑戰?

距離年底只剩下六個月,壽險業能不能將危機化為轉機,守住兆元保費規模?

保費衰退 淨值壓力 壽險業的內憂外患?

進入二○二二下半年,資本市場持續逆風,包括各國央行為對抗通膨加快貨幣緊縮、俄烏戰爭超過四個月,不但激化原物料價格及地緣政治風險,加深對供應鏈及資本市場的干擾,延長經濟市場下行風險。

「今年下半年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如何穩健投資、強化資本,並順利接軌 IFRS 17 及 ICS。」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一語道破。

根據統計,今年首季整體壽險業淨值已減少逾五千億元,四月及五月估計將會再減少五千二百億元,去年整體壽險業的淨值比為十一%,今年五月底只剩下五.五%, 假如六月淨值再減少,第二季淨值衰退規模恐超過第一季,整體壽險業將力拚淨值比5%保衛戰,部分公司更可能面臨法定3%門檻警報。

全球資本市場動盪 業者:重新布局的機會

保險業大多建立超前部署的應變力,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認為「如果股市回檔修正,將有望帶來重新布局的機會,高通膨讓國際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利率有機會回升到相對合理的水平。」

對壽險業來說更可能是長線利多,不僅有利於資金運用收益率回升,也可使保險負債公允價值下降,減緩對資產及負債的負面影響,更有助於接軌IFRS 17及ICS。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只要掌握下半年升息環境契機,強化產品競爭力,保險確實可以提供客戶較穩健的資產配置選擇。」

接軌國際會計新制 壽險業共同課題

壽險業要接軌IFRS 17及ICS,必須重新檢視商品策略。接軌IFRS 17能使保險業積極發展平衡保戶保障需求及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的保險商品,進而落實保險保障。過去,壽險業銷售的高儲蓄性質保單,在低利率環境下,並不利於壽險公司長期經營並影響清償能力。

因此,台灣保險業在主管機關的引導下,已逐步調整商品結構,由於IFRS 17規範要求保險合約服務邊際(CSM)應大於零,不得銷售虧損性保險。此外,業者也轉往銷售利率敏感度較低的保障型商品,黃敏義強調,為接軌IFRS 17,必須發展具有高度合約服務利益(CSM)及基礎利益的長年期保障型商品及外幣保單。

新冠疫情持續威脅 全民保障意識抬頭

壽險業將以保障型商品為主流,但過去長期仰賴儲蓄型保險商品的消費者,可沒那麼容易改變投保習慣。

劉上旗認為,疫情期間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與健康促進相關的外溢商品,會持續受到市場關注。而保險公司除了提供消費者疫情期間的保障需求,也會加速進展到,協助民眾自我健康管理及事前預防的角色。

壽險業務員人力脫落 加速數位賦能的精兵

業務員人力是壽險公司重要的銷售通路,面對疫情衝擊導致業務員脫落,各壽險公司最有效的應對方式,就是加速數位賦能,提升遠距經營模式。

「疫情對公司來說是一大挑戰,但也是一個絕佳機會,在保險公司的數位資源挹注之下,能善用數位工具增進專業能力的業務員,便能緊密與客戶保持關係。」中國人壽總經理黃淑芬認為,疫情衝擊更加凸顯業務員數位能力的重要性。

「疫情加速數位浪潮,科技不斷的進步,iPad及數位行銷、網路投保、視訊投保都上路了,以往靠人情保單就能存活的時代已經過去,跟不上時代的業務員,自然也成為被科技世代淘汰的人。」黃敏義說。

 


延伸閱讀》

台灣壽險業三大挑戰CEO如何應對?

2022.07.01 現代保險雜誌

疫情加速數位浪潮,科技不斷的進步,iPad及數位行銷、網路投保、視訊投保都上路了,以往靠人情保單就能存活的時代已經過去,跟不上時代的業務員,自然也成為被科技世代淘汰的人。今年下半年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如何穩健投資、強化資本,並順利接軌IFRS 17及ICS。

2022年上半年疫情再度升溫,台灣產險業陷入防疫保單之亂,壽險業前五月業績更面臨「三衰」慘況,總保費收入、初年度保費、續年度保費都見雙位數減幅:總保費收入(含負債)年減18%,其中,初年度保費年減12%,續年度保費更驟降逾兩成幅度。

新冠確實給保險業重重一擊,面對全球央行升息壓力、資本市場波動回檔、通膨升溫衝擊、投資市場持續動盪,保戶投資態度趨於保守等,台灣壽險業的下半年,該如何因應「資本市場動盪」、「新冠疫情變數」以及「業務員人力脫落」等三大挑戰?

距離年底只剩下六個月,壽險業能不能將危機化為轉機,守住兆元保費規模?

保費衰退 淨值壓力 壽險業的內憂外患?

「今年下半年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如何穩健投資、強化資本,並順利接軌IFRS 17及ICS。」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一語道破。

下半年資本市場環境充滿挑戰,獲利表現是否能創新高有觀察,且受金融資產評價走低,對保險業財報淨值充滿壓力,甚至面臨淨值保衛戰。根據統計,今年首季整體壽險業淨值已減少逾5000億元,四月及五月估計將會再減少5200億元,去年整體壽險業的淨值比為11%,今年五月底只剩下5.5%。

 

全球壽險業三大挑戰!洞察「五個世代」保險新需求

2021-10-08 遠見雜誌

利率寬鬆年代又遇上疫情衝擊,壽險業必須及早因應三大挑戰,並且抓住五大世代的特性與需求,每一個世代都需要專屬的保險服務,例如屬於新冠世代的Z世代,通常是重視未來、樂於研究的現實主義者。才能及早布局未來趨勢。

以下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重磅報告《NextWave 保險:壽險與退休》的精彩摘要,剖析未來十年保險公司如何實現成長?

由於經濟、科技、競爭、人口結構和社會等各方面因素快速變化,加上利率持續走低以及新冠病毒的影響,壽險業必須主動在短期內做出改變,推動營運、組織和科技轉型,以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三大挑戰:

挑戰一:產品導向的業務模式,不再能反映客戶需求

相較成熟市場的低迷表現,新興市場展現更有活力的成長。主導這些新興市場的是實力強大、樂於創新且極具價值的品牌,其中一些品牌的自身定位為科技公司。很多目光長遠的壽險公司在過去大量投資數位化和創新等,現在更是調動資源迎接當前挑戰。而更高的數位化水準不但能提高客戶體驗,也有助於降低成本。

回到台灣市場,近期新冠病毒疫情加深台灣壽險公司數位化需求,追求零接觸、遠端服務讓客戶更能感受安心,成為疫情時代下的新型互動方式。而保險業保全/理賠聯盟鏈的推動更是讓多家保險公司的理賠一併辦理,大幅減少人力成本,使保戶申請理賠能省時省力。

壽險公司也藉由保險科技研發外溢型保單,設計保戶健康管理機制,結合穿戴裝置的資料反饋,使保戶能夠自行降低健康風險,壽險公司再提供保費優惠或是提高保額,保戶保持健康的同時,壽險公司亦可降低理賠率,達成雙贏目標。熟齡世代需要更適切的保險商品來轉嫁長壽風險。

挑戰二:市場利率持續低迷

長期低利率的市場環境給壽險業造成巨大挑戰。低利率不僅為利潤、資金和流動性帶來壓力,還威脅到傳統的保證收益型保險產品,使得壽險公司不得不研發新的投資型產品。

挑戰三:資產競爭

壽險公司在進入資產管理業務後遇到了新挑戰,包括利潤微薄,且要與銀行、私募基金公司和退休基金進行競爭。資產管理產業現在已十分成熟,給壽險公司在退休市場的發展帶來嚴重威脅。

面對低利率及資產競爭,回應保險局局長施瓊華2020年12月初發表「我們與零的距離─低利率的反思與覺醒」,台灣壽險公司將需要思考如何執行商品轉型、強化資本、穩健投資,降低保險商品的儲蓄比重,回歸保障本質,以因應於2026年接軌IFRS17。而受疫情影響,台灣消費者偏好漸漸轉向保障型保單,而防疫保單更是大賣,顯示民眾在疫情時代思考風險轉移、保障生活的重要。

掌握「五個世代」的差異化需求

另一方面,壽險公司也須面對未來服務族群的差異化,掌握Z世代、千禧世代、X世代、嬰兒潮和沉默世代的五大世代族群,開發新的客戶參與模式以及服務和產品。

在客戶的人生初期就建立持續的關係,之後隨著年輕消費者年齡和資產成長,將為企業長期獲利奠定基礎。台灣目前已有壽險公司透過大數據及AI智能技術,分析保戶人生階段提供符合保戶需求的保險商品,使保險服務更為精緻、差異化,並以客戶為本。

 

保險業淨值比率

2021-04-14 保險局

指保險業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告之業主權益除以不含投資型保險專設帳簿之資產總額,此比率能評量公司在國際政經情勢發生大幅波動時,對於該等市場風險承擔之能力。

 

相關新聞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
老幹、新枝加入陣容,潘俊榮掌舵,苗豐盛任監事會召集人,朝世代交替邁進  工業總會24日進行理監事改選,在現任理事長苗豐強不再續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