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創史上新高 因應兩岸局勢國防預算破四千億

日前國防部才剛擬限縮免疫標準,盼增加常備役兵源能;行政院院會後腳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部預算達4151億餘元創下新高,年增幅更達12.9%,可見兩岸局勢緊張,不得不留意。

預算突破新高 國防部請國人支持

行政院25日公布112年總預算,高達2.7兆是史上最高,其中經濟預算編列4831億元,比去年增加2282億,主因是台電的1500億電網計畫;社會福利新增1150億,主因是新增防疫預算658億。國防部預算方面,較111年度法定預算增加475億元,成長12.9%。國防部指出,國防預算的籌編,必須綜合考量敵情威脅、防衛作戰需求、兵力整建計畫及政府財政等面向。

面對中共近年不斷擴大針對性軍事活動,常態化運用軍艦、軍機,襲擾台灣周邊海、空域,國軍秉持備戰而不求戰、以實力捍衛國家安全的原則,除編列預算滿足人員維持法律義務支出,並置重點於持續推動機艦國造、提高裝備妥善、補充彈藥存量並提升後備戰力,發展不對稱作戰,以加速國防建設,建構可恃防衛力量,籲請國人給予支持。

擴張預算有必要?看法不一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考量國家均衡發展,政府編列各種預算時,一定會面臨「多難」局面,這須仰賴各部會協調,審慎排定優先順序。由於當前敵情威脅已相當立即且明顯,因此政府應優先提升國防預算。

蘇紫雲更指出,由於各國的國防預算佔GDP的比重,是以年度預算為基準,未將特別預算納入,相較於南韓、以色列、新加坡有立即防衛需求的國家,年度國防預算佔GDP的比重約2.8至3.2%,我國顯然還有提升空間,未來首要目標,可以將人員維持費、作業維持費、軍事投資比例達「1比1比1」計算,先將國防年度預算提升至4800億元左右,並持續向GDP3%靠攏。

針對預算大幅度擴張,國立台北商務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受訪時認為,在物價仍持續上漲、通膨嚴重下,採行擴張性政策只會加劇通膨。另外,雖然防疫預算是以社會福利預算方式增加,但並未真正照顧到弱勢,且過去包括疫苗採購、高端疫苗都沒有公開透明,應該先將相關資料公開,交由大眾檢視。

黃耀輝也提到,國防預算增加至3974億,背後感覺並不單純,我國當初有60萬軍隊,光是人事維持費就佔超過1半,所以才陸續裁員,現在因為兩岸兵兇戰危,就要增加國防預算,完全是重蹈覆轍。

 

相關新聞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出,美國晶片法案有些限制條款,台積電無法接受,需要與美國商務部溝通。
蔡前總統馬英九登陸訪問,昨天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據知情人士表示,宋濤是代表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到湖北與馬英九會面、...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今(31日)出版《淨零之路》研究專書,分析台灣可以執行更積極的淨零路徑,提前在2040年達成淨零排放。
4月電價確定調漲,平均漲幅11%,企業、民眾更擔心夏季用電高峰,台灣會不會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今於立法院上再度掛保證,「台灣不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