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顧能:半導體最繁盛周期告終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27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半導體業歷來最繁盛的周期即將終止。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27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半導體業歷來最繁盛的周期即將終止,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業營收年增率僅7.4%,總金額約6,392億美元(約新台幣19.1兆元),增幅比三個月前預測的14%接近腰斬,更遠不及2021年的26%。

顧能並預測,全球半導體市場明年將陷入衰退,主因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PC)銷售疲軟。這意味從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以及聯發科、聯詠等IC設計業者,都恐難逃景氣修正命運。

顧能分析,通膨持續上揚、能源及燃料成本走高,正在擠壓消費者的可支配所得,影響他們對手機和PC等電子產品的支出,是導致半導體景氣由盛轉衰的關鍵。

顧能分析師戈登在報告中表示,全球半導體市場正進入疲弱期,且情況會一直持續到2023年,屆時營收非但不會見到成長,反而可能減少2.5%,降至6,231億美元(約新台幣18.6兆元)。他還說,目前半導體終端市場已見到疲軟跡象,特別是與消費支出相關的領域。

顧能預測,全球PC出貨在疫情紅利帶動下,歷經過去連兩年成長,今年預期將萎縮13%,也將拖累PC晶片營收減少5.4%;至於智慧手機今年仍可見到正成長,但也僅增長3.1%,遠不如2021年的近25%。

戈登指出,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預期將降至14.6億支。這將導致晶片供過於求,價格也將大幅下跌。

儘管消費性商品使用的晶片需求放緩,但資料中心的半導體需求仍強,顧能預測今年該市場將成長20%,車用半導體需求也會是一大亮點,每輛車須用到的晶片數量將持續增加,預估到2025年時,每輛車的半導體含量將從今年的712美元增加到931美元。

另外,5G設備領域所需晶片的供應依然吃緊,這個市場明年上半的前景應該會優於其他領域。戈登受訪時表示:「(晶片業)今、明兩年的表現很可能比目前預期的還差,但明年應該是谷底,2024年可望反彈。」

在此同時,歐盟和美國已宣布大規模補助計畫,試圖吸引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商在其境內建廠,以減少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先後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九三閱兵,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26國領袖見證下,發表重要講話,...
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後,美國政府撤銷台積電對旗下中國主要晶圓廠運送必要設備的授權,此舉將打擊台積電在中國生產晶片的能力。
在中國,股票資金的流出正在擴大。7月有583億美元流向大陸之外,創歷史新高。原因在於在房地産不景氣長期化的情況下,為了便於投資者積累資産,...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警告,美國失控債務恐引發經濟危機,甚至可能考慮債務重組;同時批評川普政府加強國家控制,社會分歧加劇,獨裁式領導風險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