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台灣是一條不斷成長的路

身為台灣第一位教育部環境保護法的公費留學生,研考會主委葉俊榮長期關注環境議題,自1992年由國科會選派赴里約參加「地球高峰會」開始,與政府推動永續工作結下不解之緣:1994年擔任行政院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委員、1997年擔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永續會)委員,直到2002年接任國家永續會執行長,台大法律教授出身的葉俊榮以推動台灣永續發展為己任。以下是葉俊榮與《科學人》總編輯李家維的訪談紀要:

撰文/整理/鄭靜琪
採訪/李家維

李家維問(以下簡稱問):國家永續會的成員有哪些?

葉俊榮答(以下簡稱答):國家永續會的第一個特色是由行政院長親自主持的委員會,屬於院內層級,跨越部會間的藩籬。第二個特色是有社會的參與。國家永續會成立時有點大膽,認為開會時不應該只有政府部門的人員參與,所以當時決定永續會的成員有1/3要來自專家學者,1/3要來自民間團體,1/3來自政府各部門。就學者專家來說,其成員一開始偏重在環境工程學,後來陸續加入了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多樣性等領域,而民間團體也是廣泛包含了原住民代表、婦女團體代表,企業界則有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等為代表,另外像荒野協會、濕地保護聯盟這樣的團體總共10個。

 

問:這樣的組織看似合理,不過相當龐大,這麼多的人如何開會?會議次數頻繁嗎?有研究人員支持後續工作嗎?

 

答:由於這樣的格局,使得國家永續會的組織較為龐大,因此我們建立更為細膩的規劃,使得組織得以有效運作。我們設計了多層級的會議架構。例如,行政院長主持的會議是三個月一次,這個會議之前的準備工作,是每一個月或一個半月由執行長召開工作會議,事先討論院長級會議中所必須做的決定,但是在工作會議之前,又有分組會議,其間不斷討論並醞釀議題。

 

國家永續會設有八個工作分組,包括永續願景、國土資源、資源產業、生物多樣性、生活生產、國際環保、健康風險以及永續教育組,每個小組都是由部長與一位學者委員共同擔任召集人,他們須先研議議題,再以具體的行動計畫實行。以這樣的運作模式帶動改變,深入每個機關、改變公務人員的思考,不管是預算編列或推動公共建設計畫等,必須在每個人心中建立永續的觀念,甚至透過與民間合作促成結構性的變遷,才能合乎永續發展的精神。

問:不久前我請教前中央大學校長劉兆漢(現任台灣聯大校長),擔任國科會永續台灣願景計畫的主持人有什麼心得?他表示,過去在國際會議上宣揚台灣這方面的發展與成就時,他感受到很高的榮耀,因為與會者看到台灣的學者可以入朝為官,把研究成果直接推展到政策執行面上,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台灣能有這樣的發展路徑值得恭賀。

 

不過,最近他卻感到相當沉重,因為看到過去幾年的環境與社會指標,都顯示台灣在永續發展上是節節衰退的,只有政策面的回應表現較佳。正如您所說,我們有一群熱誠的官員、學者與業界結合的邏輯組織。但看來並未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您認為呢?

 

從政策著手才是根本之道

答:我認為這是很合理的說法,也無庸太吹噓台灣目前永續發展的成果,有些地方的確做得不夠好,但是,我們認為目前的努力方向是對的,我們不做表面工作,也不會單從目前的數字論成敗。

 

如同劉校長所說,有些地方做得好,有些地方做不好。台灣目前建構了一套永續發展指標系統。這套系統是建構在P(pressure,壓力)、S(state,現況)、R(response,回應)三個面向上,藉此掌握台灣永續發展的現況並預測未來。壓力包含社會與經濟壓力,諸如垃圾量、失業率、勞動生產率指數;現況包含環境與生態的情形,諸如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庫品質、天然海岸比例;回應指的是制度面的努力情形。

我們通常會問:環境、水資源等為什麼是呈現出現在的狀況?以PSR指標來看,社經發展與人口成長等壓力會牽動環境與生態的現況產生變化,而背後需要有政策回應。因為政策會影響壓力,壓力會影響現況。所以國家永續會的做法不是從現況解決問題,如果發現民生用水不足就蓋水庫,用電量增加就蓋電廠,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是應該思考現況背後的脈絡,看到造成問題的原因在哪裡,例如高耗水性、高耗能性的產業是否偏高?水價是否偏低,才造成今日用水量的問題。我們先從政策面開始檢討,從政策面著手改變經濟與社會結構,才是根本之道。

台灣整體的永續發展歷程可以區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動員復國,國民政府只把台灣當做復國「基地」,許多永續建設如衛生下水道都沒有好好規劃。直到1971年代,蔣經國先生時代開始重視經濟發展,逐漸擺脫貧窮問題。解嚴之後邁入民主務實與轉型的第三階段,環保意識興起,與經濟發展相互抗爭。如今進入第四階段,我們面對的是永續發展議題,不是單純只有環保與經濟發展該如何協調的問題。當我們評量一個國家是否永續,與評量重不重視環保是不一樣的。永續要看的不是現在的表現,而是未來的潛力,我們不能將永續發展看成最終目的,因為並不是要在某一天宣佈台灣已經做到永續發展,永續發展是一個不斷努力強化體質、減少做出錯誤決策的過程。

 

問:永續會進行著一系列的討論會議,但是並沒有專屬的研究人員做規劃分析的工作,很幸運的,許多教授與學生長期投入國科會的計畫,他們對政府提出了明確的建議,也為台灣量身打造出一套永續指標系統。但是根據評量結果,台灣永續的發展還是令人灰心,政府是否應該定期關注評量結果做為施政參考?

答:目前許多防治工作,例如水污染、空氣污染,在方向上已經做對了,但是如果要談台灣永續發展的境界,那還需要我們相當的努力!

 

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的評量結果,從政策面上可以看出明顯進步的趨勢,但是經濟與社會面的壓力持續起伏,而現況的表現確實比較糟糕,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在成長,而水資源的消耗、小汽車的成長率一直令人憂慮。

 

不過,好在社會壓力已經控制住了,更重要的是政策已經往好的方向發展。指標的詮釋,應該不是只看環境現況有沒有改善,而是如果看到政策與社會壓力沒有改善,才應該憂慮,因為只要我們在政策與社會壓力上繼續努力,環境現況自然會跟著變好。

 

承認現況、用對力量

永續會要努力的地方,是把既有的經濟發展型態與環保抗爭,同時改造成使得彼此能夠相輔相成,過程中不是單獨跳入某一個問題,把幾項指標改好就可以了,我們必須把體質改好。永續發展指標的內涵,在每一個國家都一樣,就是自己要跟自己比,過去表現如何、現況存在哪些問題,然後預測未來的趨勢,並且預先進行規劃調整。

 

如果撇開一年、兩年的時程來看,只要誠實做到兩件事:第一,承認現況;第二,用對力量,台灣的永續發展是健康的。只要方向正確,我們也夠努力,就能往前走。

葉俊榮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
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國民大會秘書長、內政部部長、教育部部長。
專業領域是環境法、憲法、美國憲法、憲法變遷專題研究、行政法、行政法案例演習、管制理論專題研究、永續發展專題研究、英美侵權行為法、法律經濟分析。

相關專欄

臺灣在2002年制定通過了環境基本法,今年剛好是環境基本法通過的十週年。值此之時,中國大陸也在討論環境保護法的修正,...
台灣當前所面臨的課題當中,氣候變遷絕對是個大課題。兩個理由可以支撐這種觀點。首先,台灣當前發展型態下,溫室氣體的排放仍然趨勢向上,...
五都選舉完畢,台灣的地方體制將自十二月二十五日起出現新的改變,現有兩個直轄市,未來則有五個直轄市,台大法律學院教授、...
2004年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完成立法,便是朝野政黨妥協下的成果。其中,13部4會5獨立機關50三級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