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中國為新興國家尋求債務減免蒙上巨大陰影

《路透社》報導指出,從耗資 3.6 億美元的讚比亞盧薩卡國際機場擴建項目到耗資 14 億美元的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城市港口項目,中國 2019 年正在進行的一系列債務談判拼圖中缺失的一環,就是發展中市場。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雙邊債權人是許多較小、風險較高的發展中國家的主要貸款人。但北京一直保持低調,不僅在貸款條件上,而且在如何與陷入困境的借款人重新談判方面。

 

在 COVID-19 大流行爆發後,這一點變得更加明顯。許多承受經濟壓力的經濟體正在尋求債務減免。

現在,中國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在幫助陷入困境的經濟體重整債務負擔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近日,七國集團領導人在敦促債權人幫助各國時特別呼籲中國。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到 2022 年,最貧窮國家將面臨向官方和私營部門債權人支付的 350 億美元債務,其中超過 40% 應歸於中國。

 

但分析人士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在債務減免談判中公平分擔責任的前提可能會使它們與中國發生衝突,從而使全面債務重組的前景受到質疑。

「中國的一帶一路資金無處不在——因此我們將在主權債務重組中反复看到這一點,」Quinn Emanuel 律師事務所主權訴訟主管丹尼斯·赫拉尼茨基 (Dennis Hranitzky) 表示。

 

北京表示,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連接中國與亞洲、中東、歐洲和非洲其他地區的基礎設施、貿易、投融資國際合作平台。

中國外交部和央行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贊比亞和斯里蘭卡是債務談判發展速度的測試案例。兩者還需要與海外債券持有人進行重組,並敲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計劃。

「中國在債務談判中的參與並不掌握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各國政府的手中,」BlueBay Asset Management 新興市場主管波麗娜·庫爾迪亞夫科表示。

「及時將中國帶入談判桌可能是即將到來的債務重組的最大挑戰。」

不透明度

中國的貸款主要由國家控制的機構和政策性銀行提供,而且往往是不透明的。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份工作文件發現,1949 年至 2017 年向 152 個國家提供的 5,000 筆貸款和贈款中有一半沒有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銀行報告,儘管中國是這兩個多邊組織的成員.

Rhodium Group 高級分析師 Matthew Mingey 表示:「其中一些中國貸款經常存在不透明性問題,」並補充說中國對其商業貸款有更嚴格的保密條款。

威廉瑪麗學院美國研究實驗室 AidData 三年多來編制的數據發現,中國國有銀行的貸款條款要求借款人優先償還貸款。

對 24 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 100 筆中國貸款的審查表明——與其他雙邊、多邊和商業債權人的貸款相比——需要非同尋常的保密水平,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合同存在的事實」 ,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安娜·格爾彭領導的研究發現。

在中國同意減輕債務負擔的地方,細節往往不清楚。

過多的中國貸方也增加了複雜性,儘管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影響最大。

「當需要重新談判時,個別中資銀行可能不一定知道其他中資銀行在做什麼,」明吉說。

冰河時期

進展往往很緩慢。

贊比亞在兩年多前成為 COVID 大流行時代的第一個違約後,正在尋求減免 170 億美元的外債。知情人士說,進展緩慢的部分原因是中國在棘手的債務重組方面缺乏經驗。

斯里蘭卡的談判進展得更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證實它正在製定一項新計劃。不過,中國的做法尚不清楚。

與此同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大約 60% 的低收入國家正處於或處於債務困境的高風險之中。

十七個較小的新興經濟體已經看到優質投資者要求將其債務飆升至有效地將其排除在國際市場之外的水平。這個數字高於 COVID-19 高峰期或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

2020 年底,20 國集團啟動了一個共同框架,將中國和印度等債權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巴黎俱樂部和私人債權人一起帶到談判桌旁。與讚比亞一起,乍得和埃塞俄比亞已申請在這一尚未經過測試的新機制下進行重組。

但是,Tellimer 高級經濟學家帕特里克·柯蘭 (Patrick Curran) 表示,該框架也「為已經復雜的債務重組過程增加了官僚層」,這可能會阻止其他國家加入。

相關新聞

日本銀行(央行)出現了提前升息的意見。 5月9日,日銀公佈的4月金融政策決定會議「主要意見」顯示,...
人民幣貶值支撐;專家:補庫存週期開啟,Q2~Q4有望小幅增長  大陸海關總署9日公布4月進出口數據,受低基數及需求回暖影響,進、...
曹辛的文章中提到關於影響中歐關係的兩大因素:分別是俄烏戰爭背景下的中俄關係、以及中歐之間圍繞著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博弈。...
AI 正以驚人的速度,顛覆著我們的生活,為了確保這股創新浪潮朝向正確的軌道邁進,美國政府正式宣布攜手眾多科技業重量級巨擘,成立聯邦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