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自由化」

最近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第一輪協商談判完成,台灣積極想加入第二輪談判,但TPP針對自由貿易有嚴苛規定,台灣是否有決心面對市場開放的衝擊、是否有信心解決國內不同團體歧見、是否能儘速進行法規調整,以縮小與國際規範的落差等;簡單一句話,台灣是否準備好面對貿易全面「自由化」。

台灣以海島立國,土地面積小,資源不算豐富,單靠內需市場發展經濟,規模有限,因此仰賴對外貿易。過去憑藉暢旺的出口帶動經濟成長,創下傲人成績。我們希望台灣產品能在國際市場享有公平自由的貿易環境,同樣的我們也必須提供開放市場讓國際貿易夥伴參與。「有拿有給,互利互惠」是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必要條件。

過去討論貿易「自由化」時,免不了遇到國內反彈,特別是一些相對弱勢的產業,深怕政府開放市場就無立足之地。去年太陽花學運時,很多人打著保護弱勢產業的旗幟,「反服貿」、「反貨貿」、「反自由經濟示範區」。事實上,開放競爭或許有短期陣痛,但卻是促使產業升級的良性刺激,也是將台灣產品推向世界一流產業的契機。

「自由化」不單指貿易條件,舉凡人才、法令、稅制、政策、資金都要能和國際接軌。以人才而言,我們是否有雅量引進、接納、包容國際人才來台就業。新加坡延聘大量的國際人才,授以高職,享有優厚薪資福利。

同樣情形在台灣就可能遭遇阻力,或受到民意代表的糾舉或撻伐。我們對外來的人才不太友善,法令有很多限制,若以此心態看待人才,以僵化的制度要求齊頭式平等,如何吸引世界菁英駐足台灣?在全球化經濟大戰中,人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如果我們的教育無法短期內加速「育才」,也不能在政策上充分「引才」,相關法令無法提供「留才」誘因,就注定在這場戰爭失利。

而資金方面,外資是帶動經濟成長、暢旺出口的重要原動力。政府這幾年積極招商,但是外人直接投資(FDI)成績不盡理想,2012年還創下全世界倒數第二的難堪記錄。

每年瑞士洛桑學院(IMD)公布競爭力評比,台灣的名次都很亮麗,例如2015年,61個評比國家,台灣排名11,在亞太地區僅次於香港及新加坡。但是這些卻和FDI的狀況有落差。過去美國商會曾直指,台灣受貿易保護主義心態影響,部分重大投資案審查過程延宕、不斷要求補件,影響投資意願。保守保護的心態,或許是最好的解釋。

近年來私募基金在國際上相當活躍,在台灣卻屢屢碰壁,如日月光收購凱爾、KKR併購國巨等,都在符合法規情形下,以觀感不佳等理由打回票。這些都是讓外資怯步的原因,也不利於未來台灣的國際招商。

既然要開放,我們是否要有健康的心態,將所有的資金一視同仁?無論是歐資、美資、日資還是陸資。我們曾提出「無色供應鏈」、「無色產業鏈」的說法,就是不論來自何國的供應鏈、產業鏈,都應以強化自身的競爭力去應對。同樣的,對於外資是否也可用無色的眼光視之。事實上,在全球化世代,資金來源已錯綜複雜,很多跨國性公司有來自各地的資金,一直防堵並非良策,不如借力使力、廣納百川,豐沛台灣的經濟復興力量。

過去的保護主義及中國大陸情結,讓台灣失掉很多機會,尤其面對大陸日益狀大,大家深恐台灣主權喪失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中國是洲最大經濟實體,連美國都不敢輕視,我們想要立足國際,就不可能無視其存在,或規避大陸的參與。如何之處,端賴政府的智慧及全民支持。藉由TPP及RECP,我們可以重新檢視自身條件,並大刀闊斧改革。年底總統大選在即,不論哪個政黨獲勝,我們都誠摯盼望能從宏觀角度來看待自由市場、投資及貿易,強化溝通,化解疑慮,積極推動,讓台灣在最短時間投身世界舞台。

王伯元

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學博士
現職:
怡和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中磊電子(股)公司/董事長、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聯成化學科技(股)公司/獨立董事、美國銀湖私募基金/高級顧問
主要經歷:
台灣創業投資商業公會/理事長、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IBM/資深主管

相關專欄

見微知著,台灣不僅不能鬆懈,既要維持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提防中國大陸的追趕,更要投資新興產業,目前僅半導體產業就已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
過去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半導體設備與國際先進技術尚有差距,因此實行晶片法案,除禁止國內高階晶片出口,又和日荷等國達成協議,...
早在五六年前,工商界就提出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當時我就提出,五缺問題固然嚴重,但其實台灣還有「第六缺」,...
從歷史看現況,人才乃國力之本,不論對於國家或企業都是如此。但是人才的培育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投注,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