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常已成平常--與自然和解的水資源管理策略

若我們將時間往回推移,2014年這一年,可說是上天對台灣相當仁慈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之中,地球上總共有23個颱風生成,但僅有2個颱風對台灣造成影響。然而就在當時,當我們慶幸颱風沒對台灣帶來災難的同時,或許我們就該警覺這也將是來年我們勢必面臨乾旱考驗的前奏。因為隨著氣候變遷造成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機率與強度升高,無常的乾旱與暴雨已是天氣現象的常態,並且往往是伴隨發生!面對已然平常的無常,我們的準備是否還能是以不變應萬變?

根據統計,台灣年降雨量雖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降雨時間及空間分佈極不均勻。年降雨量8成來自梅雨與颱風,一年之中枯水期也長達6個月。此外,台灣河流短、地勢陡、腹地狹窄,攔蓄利用之逕流量僅佔年總逕流量的2成,其餘大都直接奔流入海,在世界上被歸類為缺水國家之一。從趨勢觀察,颱風降雨所占年總雨量比例從1970年代的15%提高至2000年代的30%,顯見季節降雨越來越不平均,雨季留不住水,且增加洪水風險,而旱季缺少降雨補助的情況也日益顯著。

此一趨勢意味著,無論天下之雨豐枯,地上之水終究短缺的日子已經勢不可免。因為極端的降雨變化,造成水資源取得與管理更加困難,尤其在台灣以水庫蓄水為主要水資源涵留方式,豐枯差異的增加,水庫供水及減洪能力皆受到影響,缺水風險提高。且一旦遭遇暴雨衝擊,不僅威脅水庫等供水設施安全,造成供水困難,而洪水、土砂與浮木等結合產生的複合型災害風險,也會導致缺水危機。民眾對此切身感受固然是無水可用或洪水成災之苦,但對於植物、作物的生長以及河川自淨與容受能力降低的影響,更是一連串複雜且趨於惡化的連鎖效應。

因應極端氣候的來臨,水資源課題需要以新思維突破舊問題的窠臼,而其中的關鍵即在於改變當代社會將水資源視為一種商品的性質,而重新回到水為萬物之源的自然法則。改變水與人的關係,也是改變供給與需求的關係,這意味著一個全新的生活模式與生活價值的創造。從此出發,水資源課題將不再只是一個「從水庫到用戶」的課題,而至少涵蓋以下三個必須努力的方向:

● 以流域治理健全水文系統

水資源課題不僅僅在於降雨多寡,更在於水文系統的健全與否。因此,以流域治理方式進行水資源保護,確有其必要性。針對高海拔、坡度陡峭之地區或鄰近特定水土保持區、地質災害敏感區、土石流危險溪流之地區,應做好水土管理與土地利用之原則,順應地形地勢整地,採用生態排水,利用原生種深根性植被綠化,避免土石流及崩塌危害聚落居住安全。針對跨區域的水域生態系,以河川流域作為生態治理單元,評估不同區位、生物條件之河段發展特性,界定城鎮地區自然度、人為活動強度及角色定位,建立系統化空間與功能結構,作為流域治理的指導原則。而為避免各區域「擁水自重」,中央政府應以國土規劃的角度進行討論與協商,而非以各重大建設計畫或產業計畫進行水資源的規劃與分配。

● 以環境空間檢討水資源消費

「環境空間」係指在不危及支撐現世代及未來世代地球的容受力情況下,人類可使用的資源與可釋出的污染量。環境空間的模式基礎,在於對一個國家永續資源的用量進行計量的評估;同時以全球或區域性觀點為基礎,強調每一個國家都應享有相等的環境空間,並透過對環境空間的實際使用量與容許使用量的比較,得出為達到永續目標的「投入減量配額」(input reduction quota)。環境空間採用「預警原則」來作為消費之管理標準,正好能提供水資源未來能朝向「改變需求以適應資源供應潛能」方向努力。而水資源環境空間除能檢討以經濟為發展導向之水資源開發政策,另一方面,亦能提供有目標之策略性建議。此外,對於水資源基礎資料的建立,亦能建立一調查方向。

● 以生態工法取代工程工法

目前台灣對於水資源的規劃、開發、管理大致上可劃分為治水、用水、親水三個方向。但是對於自然的尊重,則往往遺漏於工程的思考模式之下。然就生態向度而言,地球上12%的動物物種,生存於僅佔地球表面積1%的淡水生態系中,這些生存在淡水生態系中的物種,至少20%會在近幾年內滅絕、瀕臨滅絕或遭受嚴重威脅。因此,惟有摒除「快速見效」的工程工法,回歸生態模式的處理方式,以生物的生存空間為主要考量,達到對自然生態最小之破壞,才能創造最有利於生物生存空間。這也是過去以經濟效益見長的水資源管理政策,所應加入的新面向。

老子名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水之性善利萬物,萬物因水而生;然水之性至柔至弱,故曰不爭。然而當「善水」變成「惡水」,當「水不爭」變成「爭水」之時,人類要做的是更謙卑地尋找與自然和解的方式。

本文由李永展教授授權刊登

李永展

美國密西根大學環境規劃博士學位,曾任桃園縣城鄉發展局長、桃園縣桃園市副市長、文化大學與政治大學教授、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台灣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專長為永續發展、環境保育、城鄉及社區規劃、環境行為
曾獲頒教育部「新校園運動貢獻獎」及都市計畫學會「都市計畫獎狀」;著有「永續發展策略」、「永續城鄉及生態社區:理論與實務」、「永續國土.區域治理.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藝術進入社區:台北事件簿」等書
2022年辭世

相關專欄

為落實地方創生,行政院核定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規劃了五支箭,其中第一支箭是「企業投資故鄉」,旨在補強社區營造及農村再生「人、地、產」...
我們的世界正遭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多重壓力,這些多重壓力會因不同的韌性造成未來世界的不同發展。
順應公民力量崛起的浪潮,柯文哲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為主軸,史無前例地完成了一場非典型的選戰並順利入主台北市政府。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傳統封建君主制度下的儒家思維,是智者對於欲得天下者行事準則的建言,然而在個人修為(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