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業將須揭露碳排放量

        美國證管會(SEC)21日提出法規草案,要求美國上市公司須揭露直接與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美國證管會(SEC)21日提出法規草案,要求美國上市公司須揭露直接與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與氣候變遷的相關風險,成為拜登政府迄今影響最重大的環境行動之一。

SEC的法規草案要求,美國上市公司須揭露直接(Scope 1)與間接(Scope 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且若企業的供應商與經營夥伴排碳量龐大、或被納入企業自定的排放目標內,也須揭露供應商與經營夥伴(Scope 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SEC主席詹斯勒表示,SEC是應投資人要求,提出這項草案。此案還須接受公眾意見,可能於今年稍晚定案。

這項草案也要求企業揭露氣候相關風險對營運、策略與展望,所造成的「實際或可能的重大衝擊」,包括具體風險,以及碳稅等可能新法規所帶來的風險。若企業已設定排放目標,或宣布其他減碳計畫者,也須詳細說明預估要付諸執行的方式與時間。

SEC表示,Scope 3的範圍將依據企業規模設定剔除項目,所有的排放量揭露將在2023~2026年間分階段完成。但SEC尚未決定「龐大」排放量的標準,因此還不清楚有多少企業須揭露Scope 3排放量。

維權投資人一直敦促SEC要求企業揭露Scope 3排放量,但企業團體表示,目前還沒有公認的方法來計算Scope 3排放量。

相關新聞

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OPEC產油國組織以及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本週均發佈了月石油統計數據。...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用不恰當的表達方式予以反擊,雙方持續交鋒。...
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國會答辯引起中日關係緊張,迅速點燃中日之間新一輪的外交烽火,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威脅,更讓北京的「...
在歷經數月艱難談判後,韓國總統李在明於週五(14日)宣布,已與美國就雙邊關稅與國家安全達成最終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韓國承諾向美國投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