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 合力對抗氣候變遷

90家央行與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綠色金融體系網絡計畫在6月召開線上大會,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也將參加,這些央行與金融決策官員將討論如何透過調整政策來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有些央行官員指出,氣候變遷已成為金融與經濟的重大風險。他們相信海平面逐年上升、森林野火頻傳與更具殺傷力的天災等,都將導致物資短缺,並進而引發通膨壓力升高。

為了降低氣候變遷造成的傷害,各國央行也相繼採取行動。像是英國財長桑納克(Rishi Sunak)今年就要求英國央行未來在決定利率政策時,除了致力強勁、持久與平衡的經濟成長目標,還須顧及環境永續性,以及維持物價穩定。

此外,英國央行還把氣溫與海平面升高等氣候風險列入銀行壓力測試內容。

法國央行也開始評估氣候變遷帶來的潛在成本。根據它對銀行與保險公司的氣候壓力測試結果發現,由於乾旱與洪災風險攀升,到2050年保險業者的賠償金額最多將增加6倍。

至於歐洲央行(ECB)也表示,氣候因素已涵蓋在他們的目標。該央行執行理事會委員、同時也是ECB氣候團體主席的艾德森(Frank Elderson)聲稱,氣候變遷將直接影響通膨。當洪水與乾旱經常發生,將導致穀物收成欠佳,糧食價格可能因此被迫上漲。

去年12月才加入綠色金融體系網絡的Fed,雖然將在下月參加該網絡召開的會議,不過Fed新進的會員資格,讓它目前並無義務要遵守該網絡提出的建議。事實上美國政治人物對於該網絡所提的建議也有諸多質疑,像是銀行對傳統能源密集企業提供放貸,應對這些企業索取更高利率,以及銀行壓力測試應包含氣候等,他們擔憂這些規定恐將衝擊美國企業在海外的營運。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本(9)月 22 日在聯合國向各國領袖表示,在七個月的時間裡,他已經結束了「七場無法結束的戰爭」,並批道聯合國並沒有任何幫助。
超過 200 位科技圈資深老將、政界人士與諾貝爾獎得主今天呼籲全球各國,迅速為人工智慧(AI)劃定不得逾越的危險「紅線」。
近期,關於宏觀經濟政策應該優先支持消費還是投資仍然存在不少爭論。...
外媒報導,中國正爭取成為外國央行黃金儲備託管國,不僅可增強中國在全球黃金市場的地位,更可進一步降低對美元及西方金融中心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