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持續緊縮 外銀估央行再升息半碼

中央銀行第二季理事會將於6月16日召開,多家外商銀行經濟研究部門先行預告自家觀點,一致認為會朝緊縮的方向,其中有六成認為升息半碼、四成認為升1碼(0.25百分點),支持的理由均是5月CPI、WPI居高不下。外銀強調,3、6月升息後,下半年央行是否會繼續升息,才是經濟分析觀察的重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將上個月於立法院專題報告指出,去年國內物價已走高,今年俄烏衝突加劇全球通膨壓力,預測機構估今年台灣通膨率2.7%,雖較美、英、澳、歐等溫和,但「輸入性通膨壓力加劇」,央行基於維持物價穩定的法定職責,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立場。市場解讀,央行6月理監事會議再升息的機率高。

楊金龍表示,未來央行調整貨幣政策主要考量三個因素,首先是國內通膨情勢及展望,因俄烏戰事膠著,及大陸封城防疫措施,均使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惡化,原油、穀物及基本金屬等價格攀高,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

其次是國內疫情升溫,對內需產業及民間消費的影響,今年初以來國內疫情影響產業復甦,勞動市場情勢雖尚屬穩定,但近月疫情升溫可能影響內需產業復甦力道及民間消費動能。第三是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的影響,即美、英等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影響全球經濟金融情勢,國內經濟金融也將受到影響。

楊金龍指出,今年以來全球供應鏈瓶頸持續,俄烏衝突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加重全球通膨壓力,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膨攀升,台灣CPI年增率連續數月高於2%。根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預測,今年台灣通膨率為2.7%,較美、英、澳、歐等仍屬溫和,且明年台灣通膨率將回降至1.7%。

台灣輸入性通膨壓力大,央行3月第一季理事會決議升息1碼,當時外銀經濟研究圈都相當驚訝,普遍認為有違央行過去大多數以半碼的舉動。經過上次的突襲經驗,近期外銀的總經報告中,出現許多差異,除了對6月升息可能半碼或1碼的占比,接近勢均力敵,對於接續9月、12月的第三、第四季理事會, 已有外銀估計會再升息2次、各1碼,最為激烈的升息估測是央行重貼現利率在年底將回到2.125%。

「央行6月升息,如今已是箭在弦上」,ING荷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部指出,通貨膨脹率上升致使央行需於6月再次升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4月年增3.38%、5月年增3.39%,躉售物價指數(WPI)4月年增15.07%,5月年增16.62%,CPI年增率上揚因素來自於水果蔬菜、能源價格的急劇上漲;WPI年增率上漲則是受能源價格帶動,央行升息主要考量點就是能源價格居高不下。

對於6月後的升息可能性,外銀經濟分析師指出,前次出現升息循環是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間,該次一共五個季度連續升息,每次調升半碼,該期間的CPI年增率在1.34%~1.94%之間,和現在的高通膨情況很難相較,卻也暗喻了9、12月再升息的必要,尤其是還要考量台美利差對資金流動的影響。

相關新聞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