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減碳43% 經部憂難達標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提及2030年減碳目標應達43%,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0)日坦言,台灣可能做不到。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提及2030年減碳目標應達43%,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0)日坦言,台灣可能做不到,若照此目標,製造業恐怕要「減產」而不是只有「減碳」;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說,年底前公布我國2030減碳目標。

環保團體昨日聯合舉辦「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排放」論壇,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曾文生、沈志修皆出席,回應民間團體訴求。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在會中提問,《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草案已將2050淨零排放入法,但外界關注2030、2040年減量目標,他指出,IPCC最新報告,已要求2030年至少減碳43%,台灣是否跟進?

曾文生對此回應,「坦白講,大概沒有人能說我們做得到。」除非產業完全減量、減產,而不只是「減碳」。

他表示,台灣現在是為全世界生產,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生產,每單位的碳排量相對較低,若換到其他國家去生產,對全球來講未必好。

沈志修則說,現行溫管法的2030減碳目標,是較基準年減少20%,不過隨著2050淨零排放目標已經確立,目前各部會正在盤點,也配合COP26,台灣預計年底前會公布2030減碳目標。

龔明鑫昨日在論壇中表示,為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未來十年,節能是重要工作,透過政策誘因加快民眾、企業汰舊換新,其次則是提升儲能系統跟電網韌性,由於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不斷擴大,雖進度略為落後但方向不變,要盡快往前走。

龔明鑫也提到,希望減碳變成一種「運動」,對於公民團體提到的公正轉型議題,過去較被忽略,在往前走的過程難免會有弱勢者,政府在產業上,對於較為弱勢的中小企業提出協助轉型、補助等,都有討論空間。

龔明鑫昨天也另外出席「金融×ESG」研究聯誼平台活動,龔明鑫表示,「雖然2050年的淨零碳排時間點至今還有30年,但如果現在不開始的話,目標有可能會達不到」,他也向金融業喊話,現在就應開始行動。

國發會上月底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將綠色金融做為12項關鍵戰略之一的重要政策,未來八年將投入9,000億元預算,估計將帶動4兆元以上民間投資。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
大陸委員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學者解讀,未來世界經濟可能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圈圈,美國圈、大陸圈、以及非美非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