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減碳43% 經部憂難達標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提及2030年減碳目標應達43%,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0)日坦言,台灣可能做不到。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提及2030年減碳目標應達43%,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0)日坦言,台灣可能做不到,若照此目標,製造業恐怕要「減產」而不是只有「減碳」;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說,年底前公布我國2030減碳目標。

環保團體昨日聯合舉辦「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排放」論壇,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曾文生、沈志修皆出席,回應民間團體訴求。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在會中提問,《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草案已將2050淨零排放入法,但外界關注2030、2040年減量目標,他指出,IPCC最新報告,已要求2030年至少減碳43%,台灣是否跟進?

曾文生對此回應,「坦白講,大概沒有人能說我們做得到。」除非產業完全減量、減產,而不只是「減碳」。

他表示,台灣現在是為全世界生產,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生產,每單位的碳排量相對較低,若換到其他國家去生產,對全球來講未必好。

沈志修則說,現行溫管法的2030減碳目標,是較基準年減少20%,不過隨著2050淨零排放目標已經確立,目前各部會正在盤點,也配合COP26,台灣預計年底前會公布2030減碳目標。

龔明鑫昨日在論壇中表示,為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未來十年,節能是重要工作,透過政策誘因加快民眾、企業汰舊換新,其次則是提升儲能系統跟電網韌性,由於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不斷擴大,雖進度略為落後但方向不變,要盡快往前走。

龔明鑫也提到,希望減碳變成一種「運動」,對於公民團體提到的公正轉型議題,過去較被忽略,在往前走的過程難免會有弱勢者,政府在產業上,對於較為弱勢的中小企業提出協助轉型、補助等,都有討論空間。

龔明鑫昨天也另外出席「金融×ESG」研究聯誼平台活動,龔明鑫表示,「雖然2050年的淨零碳排時間點至今還有30年,但如果現在不開始的話,目標有可能會達不到」,他也向金融業喊話,現在就應開始行動。

國發會上月底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將綠色金融做為12項關鍵戰略之一的重要政策,未來八年將投入9,000億元預算,估計將帶動4兆元以上民間投資。

相關新聞

在台美談判結果揭曉前,行政院長卓榮泰31日表示,能預期本次談判結果,勢必與4月提出特別條例時所推估,對台灣各項進、出口產業衝擊有所不同,...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
美國對等關稅將於八 月將上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剛簽署 行政命令 ,而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的8月1日期限即將到期,美國總統川普已經陸續與美國前十大貿易赤字的國家達成貿易協議,或者公布其關稅數字,目前唯獨少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