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解封否? 兩派看法考驗政府

面對 7 月 12 日是否解封,民間出現兩派意見。一般民眾認為,變種病毒頻頻叩關且疫情尚未穩定,加上疫苗覆蓋率嚴重不足,連微解封都有風險存在。但業者與部分專家則認為,再不解封,台灣經濟將進一步遭到重創。面對是「錢與生命的選擇」,政府要有智慧決定下一局。

民眾已習慣三級

對於 7 月 12 日是否解封,又或是採取微解封(2.5 級)的策略,對防疫措施進行鬆綁,一般民眾普遍持反對態度,認為現在台灣的疫情還不算完全穩定,包括台北市市場群聚案、屏東 Delta 群聚案等都是變數,很可能還有潛在確診者未被發現,防疫應該慎而又慎。

此外,民眾擔心,目前中央都還未宣布降級,民間就已經「自行解封」,甚至有公司已經要求恢復實體上班,若 7 月 12 日宣布解封、降級,報復性出遊、消費都將讓台灣疫情「爆炸」,認為解封並不明智,也認為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三級警戒的生活,不認為有冒險解封的必要。

業者將湧倒閉潮

然而,近日湧現幼兒園、觀光業、小攤商倒閉潮,也有專家警告,若再不解封,一般中小企業也將陸續用光儲備資金、成為新一波倒閉潮的重災戶,台灣經濟將大受影響,而在教育方面,也不適合再讓學生面對大考延期、新生遠距授課的窘境。

支持解封的業者與專家認為,確診與死亡已雙低,目前台灣的群聚、不明感染源都還在可控範圍內,至於一般民眾擔憂的屏東 Delta 群聚案,屏東已 PCR 篩檢9159人,且全為陰性,可見疫情已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並不構成嚴重威脅,若過度的焦慮恐導致台灣經濟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錢與生命二選一

從兩方意見可發現,反對解封、微解封等疫情鬆綁措施的民眾普遍認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可以讓疫情得到控制,主張「長痛不如短痛」,不希望冒險解封,讓疫情擴大;但希望解封的民眾則主要是從經濟角度進行思考,盼恢復商家營業,解決生計問題,有少數則是對於台灣防疫措施有信心,認為解封並不會造成近一步風險。

兩種意見角力,政府如何決斷,可能要看未來一週疫情的發展吧。

相關新聞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