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應超前部署 算碳足跡省錢

對於歐盟本月即將提出碳邊境稅,政府智庫工研院認為「不用太害怕」,但產業必須「超前部署」。儘速建立碳足跡計算,並把供應鏈納入,只要抓排碳熱點並加以改良,產業減碳15%以上應無問題,如此減碳就是省錢。

雖然歐盟2023年課徵碳稅只是試行,要等2026年全面課徵影響才大。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資深工程黃文輝仍認為台灣應「超前部署」。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減碳」,因到時出口歐盟產品,如認證減碳多,繳的錢就可少,等於減碳就是省錢。

他表示產業現在要做的,就是趕快找技術團隊計算產品碳足跡,且不僅只是計算本身製程、材料的排碳熱點,連同供應鏈中下游廠商也需要求加入計算。

黃文輝說,工研院診斷技術團隊就曾幫一個護髮霜產品計算碳足跡,發現9成排碳量都在瓶子上,在把材質換成低碳類後,就大幅減碳。因此只要把碳足跡計算好,找出熱點,企業減碳量達15%以上應該沒問題。

除企業計算碳足跡抓出排碳點,工研院綠能說工程師連振安則建議,國內的碳交易定價要趕快做,設置ISO14067的國際碳足跡量化指引,產業要訂定到2030之後的中長期減碳目標。另外,政府也要規畫與歐盟就雙邊排碳機制展開談判。

連振安認為,對歐盟開徵碳稅不用太害怕,因為我國對歐出口主要產業是電子產業,出口原物料的傳統產業相對沒那麼大。且從正向去看,碳關稅也可以有助於我產業轉型、建立碳資產概念,「並非不好的事」。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房市管制成為關注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
川普「20+N%」對等關稅已對台灣傳產、汽車、農產,以及高科技等產業「傷筋動骨」。針對部分傳產,經濟部產發署啟動「新南向國家隊(A-...
 中央銀行第三季利率決策會議,政策利率「連六凍」,但相對於利率,今年新台幣匯率上沖下洗,出口廠商及壽險業飽受壓力,匯率政策更加受到關注。...
台電 發電機 組從南到北接連故障,在燃煤機組 林口 電廠一號機昨天傳出破管停機後,發電量再少八百MW(百萬瓦)、約百分之二的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