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怎麼辦?別慌跟著以下步驟來應變

台灣疫情近期每日破萬,身邊出現確診者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時你知道該怎麼辦嗎?又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呢?內文為相關步驟整理,希望大家面對危機時都能保持冷靜、不慌張,我們共同努力向前!
狀況一:本身為確診者
隨著確診人數每日遽增,指揮中心自5月1日起正式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當民眾前往醫院或採檢站PCR採檢時,會被要求留下手機號碼,若採檢結果為陽性,就會透過收到「確診簡訊」通知,簡訊當中有附上自主回報系統網址(透過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發送),就可依照指示回報4大問題。特別要留意的是,指揮中心發送的簡訊號碼為「0911-514-588」,避免收到詐騙訊息。
回報問題分成以下四項:
1、基本資料填寫
2、最早出現症狀日期或檢驗陽性日期
3、密切接觸者「以確診者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前2天起所接觸者的人來認定,包含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同工作場域同事(以座位九宮格方式認定)」
4、是否有慢性疾病或懷孕
狀況二:身邊出現確診者
Step1檢視自己是否為「密切接觸者」
如何判定是否為密切接觸者?主要分為確診者「同住親友」、或是同住的室友。
過去兩年同職場、同班的學生過往也是列入密切接處者,但隨著疫情發展,指揮中心最新修訂政策裡面,已將這幾類人改列為自主應變對象,代表不會拿到衛生局開立的居隔單。
以職場來說,還是有以下事項可以做應變:
1.環境消毒
2.員工自我健康監測
3.落實戴口罩勤洗手政策
而依據指揮中心最新規定,就算為密切接觸者,只要有打三劑疫苗,即可進入自主防疫0+7;提醒大家,不論是否需要隔離,在身體狀況未明前還是待在家比較好。
Step2 自行監測、快篩
若為密切接觸者,則需要進行居家隔離或是自主防疫,不論在哪個階段,都須自行注意身體狀況。而隨著確診人數的攀升,指揮中心修訂最新規定,5 月 12 日起採用新制,代表針對居家隔離期間快篩結果為陽性,利用遠距醫療經過醫師判定後即可以認定為確診,不需要經過 PCR ,節省再出門採檢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