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怎麼辦?別慌跟著以下步驟來應變

台灣疫情近期每日破萬,身邊出現確診者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時你知道該怎麼辦嗎?又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呢?內文為相關步驟整理,希望大家面對危機時都能保持冷靜、不慌張,我們共同努力向前!

 

狀況一:本身為確診者

隨著確診人數每日遽增,指揮中心自5月1日起正式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當民眾前往醫院或採檢站PCR採檢時,會被要求留下手機號碼,若採檢結果為陽性,就會透過收到「確診簡訊」通知,簡訊當中有附上自主回報系統網址(透過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發送),就可依照指示回報4大問題。特別要留意的是,指揮中心發送的簡訊號碼為「0911-514-588」,避免收到詐騙訊息。

回報問題分成以下四項:

1、基本資料填寫

2、最早出現症狀日期或檢驗陽性日期

3、密切接觸者「以確診者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前2天起所接觸者的人來認定,包含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同工作場域同事(以座位九宮格方式認定)」

4、是否有慢性疾病或懷孕

           

狀況二:身邊出現確診者

Step1檢視自己是否為「密切接觸者」

如何判定是否為密切接觸者?主要分為確診者「同住親友」、或是同住的室友。

過去兩年同職場、同班的學生過往也是列入密切接處者,但隨著疫情發展,指揮中心最新修訂政策裡面,已將這幾類人改列為自主應變對象,代表不會拿到衛生局開立的居隔單。

以職場來說,還是有以下事項可以做應變:

1.環境消毒

2.員工自我健康監測

3.落實戴口罩勤洗手政策

而依據指揮中心最新規定,就算為密切接觸者,只要有打三劑疫苗,即可進入自主防疫0+7;提醒大家,不論是否需要隔離,在身體狀況未明前還是待在家比較好。

Step2 自行監測、快篩

若為密切接觸者,則需要進行居家隔離或是自主防疫,不論在哪個階段,都須自行注意身體狀況。而隨著確診人數的攀升,指揮中心修訂最新規定,5 月 12 日起採用新制,代表針對居家隔離期間快篩結果為陽性,利用遠距醫療經過醫師判定後即可以認定為確診,不需要經過 PCR ,節省再出門採檢的流程。

 

相關新聞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1日針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晶片政策提出看法, 直言出口管制是錯誤的,事實會證明這點,...
賴清德總統宣示將成立主權基金, 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21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表示,成立主權基金「茲事體大」,...
生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台灣產業也正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生醫專家21日在「2025國鼎生醫論壇」中指出,台灣的生技產業不會成為第二個台積電...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昨(20)日開展,賴清德總統在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台灣半導體、資通訊產業、AI產業鏈相當完整,也是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