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為促進共同富裕 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今天針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指示表示,人行將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方面,將加快制定「金融穩定法」。

習近平17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研究「共同富裕」及「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兩大議題。人行黨委書記郭樹清20日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習近平的講話,人行行長易綱等出席。

根據人行網站今天發布,人行此次會議中要求,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

會議重申在政策上堅持不「大水漫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合理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和名目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會議表示,繼續扎實做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工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農業、農村、農民)、製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支持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和支持行業發展的協調性,堅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加強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在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方面,會議表示,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以經濟高品質發展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推動做好重點省份高風險機構數量壓降工作。加強金融法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制定「金融穩定法」。

專家建議開徵遺產稅、房地產稅

第一財經引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觀點稱,在促進共同富裕目標下,未來相關稅制會進一步改革,提高直接稅比重,完善相關稅種。

施正文指出,比如個稅應該降低勞動所得稅負,調整最高邊際稅率鼓勵創新。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試點,房子多、價格貴的人多交稅,發揮收入分配調節作用。可以考慮開徵遺產稅,防止貧富過分懸殊。

中共中央財經會議指出,要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施正文指出,市場經濟在初次分配中起著基礎性作用,但每個人機遇、稟賦、資源等不一,初次分配後個人收入差異較大,這就需要政府通過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手段來對收入進行調節,促進共同富裕。慈善等第三次分配可以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當前大陸稅制結構中,以所得稅等代表的直接稅占比低,而以增值稅、消費稅為代表的間接稅占比高。目前直接稅和間接稅比重大概是3比7。

施正文表示,間接稅主要附加在商品價格中,最終是消費者負擔。窮人和富人在商品消費上的稅負是一致的,但由於富人收入高實際負擔低,而窮人收入低實際則負擔高,這加劇了貧富差距。因此間接稅比重高不利於收入分配調節,應該提高直接稅占比,降低間接稅占比,這也是目前國家稅制改革的方向。間接稅占比降低也有利於降低企業負擔。

施正文表示,目前中國人財富不少體現在擁有多套房子上。下一步應該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進程,儘快開徵房地產稅。一般來說只有一兩套房子的老百姓可能不用交房地產稅,對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影響。但房子越多、價格越貴的富人則需要承擔更多的房地產稅,因此房地產稅能起到收入分配調節作用,特殊情形下還能起到房價調控效果。

目前「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專家分析,繼重慶上海之後,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有望擴圍,為房地產稅立法探路,積累經驗。

目前大陸並沒有遺產稅,而且遺產稅也未被列入全國人大立法規劃中。施正文建議,可以考慮研究開徵遺產稅。遺產稅是針對超高收入富人死後留下的遺產徵收的一個稅種,稅率很高,一些國家最高邊際稅率超過50%,這對財富分配有重要調節作用,而且鼓勵年輕人自食其力。同時高額的遺產稅也倒逼富人去做慈善,這也可以促進慈善等社會事業對收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相關新聞

「股神」沃倫 ·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的波克夏 · 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2025年春季,加拿大、澳洲與新加坡相繼舉行關鍵選舉,選舉結果不僅反映各國選民對經濟民生與領導力的優先考量,...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