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批准了一筆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分配,以提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財政,支持它們的疫情應對。

編者按: 據路透社統計,全球新冠肺炎病例今天突破2億大關,因變種病毒Delta關係,世界多地病例激增,更凸顯富國與窮國間疫苗接種率的鴻溝。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各國,至少要在9月底前暫緩使用新冠病毒加強疫苗;不過,美國白宮4號表示這是「錯誤選擇」,認為該國有足夠劑量向海外分發疫苗,同時也能確保美國人全面接種疫苗。

編者按: Delta變種病毒肆虐,國際間原本預期復甦的旅遊等產業,正面臨全球多國重新實施或升級管制措施的窘境。包括亞洲最大原油消費國中國大陸在內,對原油的需求量下降,使國際油價3日盤中應聲重挫逾2%,且下半年恐難重演上半年的亮眼表現,商品市場投資人也繃緊神經。

《經濟日報》外電報導,美國疫苗覆蓋率提升,迎來經濟強力復甦,但缺工狀況未解,導致工資不斷上漲,這使得小企業承受龐大工資壓力,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隱憂之一,對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和投資人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近日指出,應以新病毒看待Delta病毒,甚至認為傳播力不輸水痘。衛服部長陳時中就指出,就連疫苗高覆蓋率高的國家,包含荷蘭、以色列、英國與美國等,疫情都不斷升溫,凸顯圍堵邊境的重要性。

隨著國外陸續解封,不少國家朝「完全常態化」邁進,推出疫苗護照便民,在公共場合中使用,更希望早日開放遊客入境旅行。外界關心,台灣是否也會比照辦理?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鬆口說,中央有積極在做,但不考慮把疫苗接種跟通關權利掛勾。

全球新增1.2億貧窮人口!超過1/5的5歲以下孩童發育不良;影響12.5億學生就學;危及16億人的工作;發展中國家債務顯著上升,這些人都是「新冠災民」。

傳染力更強的Delta新冠變種病毒肆虐,導致全球新增的確診病例數為兩個月來最多,也打亂各國政府的防疫步調,不僅美國、英國、以色列等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確診病例激增,東南亞也成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