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綜合媒體報導,勞動、經濟部長接連釋出正向調漲明年基本工資訊息,工總表示,認同調升明年基本工資;但調幅多少,工總則拒絕表態。勞動部恐怕要先去與商總、中小企業協會溝通。但商總再度表態反對,直指紓困企業竟還要調薪,不合情理。勞團體,則要求工商團體務必出席審議會,理性協商,而非直接反對調升。

編者按: 從國產疫苗高端開始施打已超過一周,施打後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7人,預約登記的民眾也有退打的趨勢,到底疫苗該怎麼選擇?指揮中心有義務顯示數據,讓人民可以安心施打,不活在恐懼之中。

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連續2周下降後,無薪假家數與人數再度攀升,家數來到4,822家、再創歷史新高,而人數58,731人則創疫情新高,主要以旅行社為主的支援服務業新增最多,其他內需產業已經持續下降,研判無薪假高峰期已過,將隨著開學逐步恢復。

台經院今天發布七月製造業景氣信號,盡管台灣疫情趨緩,但Delta變種病毒肆虐,部分國家重啟防疫措施,衝擊到全球供應鏈及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且台股表現也受影響,因此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6月的17.68分,減少1.16分至7月的16.52分,燈號續維持在揚升的黃紅燈。

編者按: 爭取BNT疫苗來台一波三折,指揮中心終於於本月 25 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台灣成功爭取到 BNT 疫苗,但外界不免質疑,指揮中心過去是否有因為 BNT 疫苗的外盒寫有「復必泰」與簡體字等問題,沒能與新加坡或其他國家即時爭取疫苗。

編者按: 國產高端疫苗23日開放施打,除了有許多公眾人物力挺外,總統蔡英文更是在第一時間接種,不過截至25日為止,短短3天就傳出4起接種後死亡案例,引起民眾疑慮,甚至有退打潮產生,國民黨也呼籲中央應盡快停止施打,確保民眾安全。對此,專家建議指揮中心成立專家小組,針對死亡原因盡速查明,才能安定民心;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列出5大原則,呼籲民眾以科學方法解讀數據。

編者按: 全台疫情逐步趨緩,昨日證實本土零確診案例,但國外各國被Delta病毒入侵情形頻傳,疫苗施打成為國人最關心的議題之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疫苗政策說明上,一直曖昧不清,許多專家學者紛紛站出來呼籲政府公開資訊,以供國人在觸及生命安全的議題上,能更透明化的去討論與選擇。

疫情警戒降二級,小水力發電的火車頭-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加緊走訪政府公部門,同時積極召募會員以形成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