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浪潮

余紀忠基金會近幾年持續關心數位發展,從Web2.0走向Web3.0,這是一個被數位浪潮推進的時代;有感於科技產業千變萬化與日漸深遠的影響力,邀請關心公共政策,聚焦產業未來機會與挑戰的你,一起共同參與,與專家學者激盪想法,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背景說明

21世紀以來,數位科技超越工業革命發展曲線,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進化。從雲端計算、大數據分析,到現今的人工智慧與最新推出的ChatGPT,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仰賴AI機器人透過學習,生產大量精準文字內容,舉凡論文寫作、新聞報導、行銷提案、法案分析,將可預期徹底改變未來產業發展、政策與教育方針走向。

與此同時,科技業界也開始發表不同的聲音。2023年3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蘋果共同創始人Steve Wozniak等科技產業高層,公開呼籲暫停訓練AI系統6個月,他們認為這些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帶來許多風險;由此可知,在相關產業高速競爭下,文明社會看似增加許多便利,卻也同時充滿各種挑戰和隱憂。

從各方面來看,人工智慧產物從繪圖到文字,都隱藏許多待解難題。著作權歸屬與認定?訊息真假難辨所造成的資訊安全、社會問題?政府政策能否跟得上科技突破,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有所規範?企業界又更如何因應轉型與挑戰?都是需要以人文精神,透過宏觀視角,一同探討、尋求共識的議題。

活動照片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持人:史欽泰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 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研討會活動現場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主辦人:余範英董事長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林照真教授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大合照

  •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2022/10/25 【再談數位時代】講者:郭耀煌教授

相關文章

媒體議價法研議數月,數位部近日提交相關研析報告,建議持續關注國際立法趨勢與效應,且建立社會與產業共識。朝野立委紛紛表示,媒體受到侵害導致營運、獲利受損,其實已經是現存的事實,數位部僅是檢視現存的狀況,政府應該要聽到業界的聲音,進一步提出解決的方法。

數位發展部將於本月27日掛牌屆滿一年,然而外界對其政績印象,多流於表面;且其執行政院打詐政策效率低落,在數位身分證、媒體議價法案、個資保護相關規劃也久沒著落。產業人士直言,數位部旗下僅有兩個作用法(法令規範),就算數位部有再多好的政策、再好的創新想法,都無法落地執行,形同「雷聲大、雨點小」。

政府正在研擬人工智慧基本法,預計 9 月初提出草案,將包含 AI 相關法制、倫理規範、產業促進原則等。行政院召集了國科會、通傳會、文化部、數位部等相關部會,研議立法規範加以納管。

余紀 忠基金會長年關心公共政策,心繫國家發展,當外界不斷追尋下一個護國神山,我們綜觀世界局勢,從各國紛紛積極布局6G、規劃6G應用、參與國際上6G規格制訂,進而去思考台灣如何準備?如何佈局?盼通過本會議集結各界專家、學者的討論,打造下一代的國家神經系統,成為電信產業生態圈,良好發展的基石。

前美國總統川普向媒體表示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外界認為政府沒有及時發聲;行政院長陳建仁19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當然不接受川普說法,並認為川普引述的數字根據都錯,應對事實有更多了解,且台美對於促進雙方貿易都有共識,希望互助互利,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協定就是最好的例子。

依照立法院相關委員會決議,數位部要在今年8月底前,研擬各國模式並確立台灣立法方向,同時也有多位立委提案立法。目前方向有二,一是「基金制」,如目前Google提議,願意拿出三年新台幣3億元的新聞共榮基金,協助媒體數位轉型,但這個基金由誰管理,有無公信力,政府是否介入,是否會影響言論自由,都是問題。

二是「議價制」;似乎對媒體較公平,但是也可能會碰到類似加拿大的情況,數位平台威脅下架所有新聞連結,恐怕這就得不償失,台灣情況不同於澳洲,政府是否認定數位平台構成不公平競爭問題,仍有疑義。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 宣告全球化的「死訊」 後,相關話題便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 張忠謀本月 4 日 赴工商協進會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表示 全球化如今已被重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國外產品及服務進入本國,只是,「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嗎?」

網路社群近年來成為民眾取得資訊主要管道,「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 」正在台北舉行,29日的議程中,數位平台與媒體議價、媒體訂閱轉型成為最熱門的議題。谷歌新聞副總裁理察·吉格拉斯(Richard Gingras)表示,強制立法可能影響新聞自由;澳洲新聞集團執行總裁麥可‧米勒(Michael Miller)則說,澳洲政府因發現平台資訊壟斷影響一般人利益,因此立法強制要求議價。

澳洲在2021年通過「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