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根據經濟部統計,我國對大陸投資額自2015年起逐步下滑,對新南向國家則是自2014年開始成長,2021年兩者已十分接近。到了去年,對東南亞投資額52.7億美元,超過對陸投資的50.5億美元,首次達到黃金交叉,而今年截至10月為止,亦是對東南亞高於對陸投資。
中國大陸經濟第3季GDP成長4.9%,高於預期,前三季達5.2%,只要第4季成長4.4%以上,就可以達成全年5%左右的成長目標。外資投行普遍認同中國GDP「保5」在望;瑞銀、高盛及野村等均上調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測。
APEC財長會議14日登場,財政部今年藉半導體引路突破防線,與美方表達盡早簽署台美租稅協定的意願,力拚明年6月底順利達陣。
正當美國拜登政府對華政策一改過去激進的「脫鉤」(decoupling)論調,轉向相對溫和「去 風險 」(de-risking),已促成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拜習會」,可望緩和兩國的緊張關係。相鄰的台海兩岸卻一步步走向對抗與脫鉤的路線,斲喪產業生機。
今年是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總結其成就並宣布未來持續支持重大措施。客觀來看,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最顯著政績之一,把中國從亞洲帶向世界,不論是思想跟實際成果都有出色表現,對提升中國世界領導地位有重大貢獻。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將在美國舊金山登場, 台灣方面,將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總統蔡英文擔任 APEC 領袖代表,是否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外交部今天表示,張忠謀將掌握機會與所有領袖交流,向國際傳達台灣致力促進區域和平繁榮等訊息。
中國經濟的真實面貌無疑是當今地表上最大的懸念,在中美競爭與衝突的過程中,台灣媒體高度倚賴歐美媒體的訊息,鋪天蓋地報導中國地產開發商倒債危機。
中國代表在會中以口頭方式關切我國限制大陸貨品進口措施,陳正祺也回應說明,我國加入WTO時,中國並非WTO會員,因此未能依據WTO規定,就彼此的貿易體制及措施進行協商,「並未違反WTO規範」,且我國認為兩岸同屬WTO會員,相關貿易問題可循WTO規範及機制處理,我方願與中方依循WTO規範在WTO架構下協商,處理雙方貿易爭議問題。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