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近期大陸債市十分火熱,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提示當前債市 風險 ,指出今年以來部分資管產品尤其是債券型 理財 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明顯高於底層 資產 ,主要是透過加槓桿實現的,實際上存在較大的利率風險。未來市場利率回升時,相關資管產品淨值回檔也會很大。

人行發布的《2024年第2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大陸長債殖利率下行(債券殖利率下行,意味著債券價格上漲),一些資管產品的長債配置增多,隨著短期內債券價格上漲,...

美國官方宣布,自9月1日起,正式解除中國無人機出口限制;無巧不成書,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7月底也宣布了一份加強管制無人機出口的清單,公告是由商務部和海關總署,以及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聯合發布,管制實施日期也是9月1日。

廣州市花都區發布購房享「準戶口」待遇的房市刺激政策,在大陸一線城市打響「購房落戶」第一槍。今年以來,武漢、杭州、蘇州、瀋陽、佛山、南京等地已透過購房落戶、優化積分落戶、租房落戶和就業落戶條件等方式吸引新市民。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會議先後召開,大陸經濟界還沒忙完中共三中全會的決定分析,又在政治局會議公告中找新意。在紛紜而至的解讀潮中,有觀點認為兩會對天下大勢,論得前所未有精簡。經濟界開始關注大勢新解,如「新一輪內外失衡」論。

由標準普爾全球公司和中國經濟媒體財新網計算的七月份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2.1,而6月份為51.2。法新社指出,服務行業對亞洲巨人來說至關重要,該行業繼續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這一指數高於 50點 表明經濟活動增加,低於 50 則表明經濟活動萎縮。

大陸全國31省經濟「半年報」日前均已出爐,16個省增速跑贏大陸全國水準。廣東也「勇挑大樑」,生產總值6兆5242.5億元(人民幣,下同),穩居大陸第一。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生產總值25.5兆元,占大陸全國經濟總量41.6%,扮演好經濟「火車頭」角色。

“中國的對外開放正在收縮中、國際關係網在收縮中,現在是要鞏固提升香港三個中心地位,因應全球化變「半球化」。”

中共 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以來,內外各方對這次會議有各式各樣的判讀,其中既有因應中國經濟下行,對會議可能帶來經濟政策之變有高度的關注;又有強調「深化改革」為大旗、走「中國式現代化」為道路、帶出國家治理體系之變的關注,甚至還因會議文件定下一些時間點,有關於權力起承轉合的猜測。但今次會議的大背景和大關注,當事者和局外人都輕輕放下的,...

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疑因錯誤解讀中共20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公私營經濟體制表述,似遭中國當局全網禁言。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昨天發表文章,直指20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內涵包括「公有制為主體」,且寫入憲法及黨章,形同打臉胡錫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