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潮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浪潮,蔡英文政府以2030年為目標,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並從國教到高教端透過課程修讀、師資招募等積極配合國家政策。近期隨著時間推進,各界正反聲浪不斷,學者們紛紛表示立意雖好,卻未考慮到現實,若政策真的執行,後果恐需下一代承擔。

有線電視系統大豐、台灣寬頻通訊(TBC)近期申請 TVBS 新聞台移頻換「鏡電視」一案 ,引發關注。 移頻一事近年來在規定更改後屢屢引發爭議,NCC擁有移頻的准駁權,却沒有一個足為社會信服的公正標準,頻道方與系統業者間衝突不斷,甚至有干涉言論、政治力介入的質疑。

私校退場條例五月上路後,教育部6日將高苑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列為首波專案輔導學校。今日舉行的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中,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表示,國內私立大學若117學年不再做出改變,大概人數都會腰斬,私立大學但一定要靠國際學生、數位學習等彌補財務收入。

美國國務院今天公布報告指出,中國利用龐大網軍和低階外交官網絡,「操縱和主導」不立自己的的全球輿論。早在本月初,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就已 報導 ,美國資安公司 麥迪安 (Mandiant Corporation)指出,至少有72個假訊息網站以11種語言進行親中大規模政治宣傳。種種跡象顯示,假訊息宣傳戰不僅如病毒迅速傳染,而且已朝多語、多元發展,迅速國際化。

連日各界因數位中介法吵得沸沸揚揚,NCC 在21日緊急發布新聞稿表示,該法僅為草案初版,尚未提送到行政院與立法院,所以沒有「需要撤回」的問題。數位中介法草案內容為何?是否危害言論自由?各單位與民間企業反應為何?以下為完整整理。

共軍近期擾台,兩岸關係緊張,兩邊許多網民也相互敵對。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參與第三場「中國細微觀察思沙龍」,對談「專制社會有『社區』嗎?—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盧思岳表示,鮮少有人看見「社會面的中國」,中國政府在社區營造上出力不少,兩岸可以透過「第三種民主」的社區營造多方交流,促進公益。

政治人物學歷爭議不斷,從國民黨籍李眉蓁到民進黨籍林智堅,無一倖免。學術界研究生、教授發起「大學授予政治人物學位應有公眾監督機制」連署,提出4點呼籲,其中包括要求教育部正視論文代寫問題,建立吹哨人保護機制;強調教育部應訂定相關標準,如指導教授指導研究生之上限,並對論文指導教授訂定究責機制。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涉論文抄襲延燒多日,台大9日上午審查結果出爐,報告指出審定會參酌當事人的書面和現場說明,釐清事實並充分討論後,判定余正煌並無抄襲,而林智堅抄襲且情節嚴重,建議撤銷碩士學位;林則開記者會強調自己是資料提供者、是原創沒抄襲。此事牽扯甚廣,發展至今重創學術領域與大學教育聲譽,審查結果盼給未來欲取得學歷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