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珍愛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進入最後倒數,距離35萬份安全門檻,仍有22萬份缺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退休研究員劉小如、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等多位學者今(25日)舉行聯合記者會,強調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有其他地點可選,但大潭藻礁卻是台灣、全球珍貴的生態系,三接將對藻礁生態系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請求民眾立即加入連署,讓爭議開發案能被好好檢視討論。
...
野火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許多過去不曾引發野火的生態系統現在開始發生野火,科學家對此感到憂心忡忡。
藻礁公投連署累計人數至昨晚突破50萬大關。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重申政府全力保護大潭藻礁,精確地說,藻礁議題不是人民對抗政府,也不是環保對抗經濟,而是「環保跟環保抉擇的問題」,此議題是單一政策公投,不須過多政治語言,政府部門將秉持公開態度說明,期待與外界有更多討論。
有20多億人生活在水緊張的國家。在今天所有的嚴重問題中,我們聚集在這裡,討論水問題的自然威脅,處理水資源短缺,流域被淹,海水水位上升威脅海岸線和土壤,這些不可抗拒的迫切性,我們在臺灣和全球。我們知道今天的情況會每一天惡化。
政府力推離岸風力,桃園觀音及大園區外海的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即將展開。今(9)在環保署進行首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此處離中華白海豚棲地還有40公里,但沿海有珍貴的藻礁與溼地,成為開發與否的關鍵。
個人身為河川小組成員之一,在雙喜臨門的歡欣外,不免也要藉此展望未來,尤其今日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問題只有比廿年前更嚴峻、更緊迫、更需要群策群力;那麼,為走更長遠的路,基金會在持續熱心投入前,確實有相當重要的兩大課題有待先行思考與確定。
第一,在本會前身-時報文教基金會時代,因有報紙媒體的即時傳播,所以凡河川小組為台灣環境的請命活動或政策建言,皆能快速喚起政府相關單位的注意與行動,確能迅速發揮輿論效果,且另一方面由於,...
壹、前言
自古以來,臺灣因為擁有傲人的海洋環境及資源,其發展歷程也與海洋息息相關。隨著對於海洋資源需求的擴張及科技進步,臺灣仰賴海洋的程度更高,用途也更多元。從傳統漁業捕撈及海洋運輸為主,擴大到各種不同的資源攫取型態。舉例來說,隨著技術進步使得人類能探勘更深海域的油礦、金屬礦及熱液礦,提升了礦產產量。人類也從海水提煉鹽、鎂、溴及鉀等化學元素,並成為冷卻用水及耐鹽植物灌溉用水。而海洋農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