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義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自2018年3月3日起,每周六上午9:30到10:00,與正聲廣播電台「政經天下」節目合作專題單元「公義與永續」。

金融海嘯爆發10年,國際政經環境仍動盪起伏,對台灣有何影響?央行總裁彭淮南將在任期屆滿後卸任,新任總裁將如何因應挑戰?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將於1月18日舉辦「國際經濟金融動盪、台灣的深思與因應」論壇,邀請兩岸重量級經濟學者專家一起前瞻國際趨勢、關心台灣的未來。

人工智慧到大數據的發展史起伏近半個世紀,二○○○年後為全球化的資訊與通訊技術帶來產業版圖的快速更新。台灣雖造就引以為傲的晶圓代工昂首全球,但在數位時代裡未能全盤佈局,落後日本、歐美、甚至大陸。

一年一度的余紀忠講座,中央大學榮邀中央研究院劉遵義院士擔任年度講座講者。劉院士是中央大學名譽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李國鼎亞洲經濟發展講座教授,於2004-2010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在經濟發展、亞洲經濟議題等研究有非常傑出的表現。是早期建構出中國計量經濟模式学者,對東亞地區的發展有深入研究。

第九屆余紀忠講座,邀請中研院劉遵義院士主講,以「經濟全球化下的前景與困境」為題。並邀請永豐金控最高顧問邱正雄先生擔任引言人,與劉遵義院士進行對談,希望透過此次的活動,引導社會大眾共同關注此一議題,積極謀求經濟全球化與社會正義間調合之道,善盡台灣為世界公民的社會責任。

由中央大學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已邁入第七年的「余紀忠講座」,19日邀請到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金耀基,以「中國現代政治文明的探索-從民本到民主的歷史之路」為題精闢演說。他解析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政治文明,再三強調,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朝更完善的民主實踐!中大校長周景揚、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兆漢、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林聖芬等人同台聆聽,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擔任引言人,並有青年學子提問對談。...

世界經濟持續整合與變動下,從貨幣、跨國企業到區域整合等面向,國際政治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甚鉅;而各國政府與跨國企業在資本追逐利潤的過程中,包括人才、勞務與商品的快速流動,台灣又該如何面對全球化洪流的挑戰?產業轉型必須與國際接軌,財政規劃也須在地轉化。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特邀請前香港中大校長劉遵義、前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前財政部長何志欽、中研院院士胡勝正及佛光大學講座教授華而誠等,針對發展與分配如何兼顧議題舉辦講座,就實務層面,聽產官學各領域專家如何解讀。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