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育

為推動 空汙 減量,環保署今(1)日預告空汙費率修正草案,祭出棒子與蘿蔔。

德國31日宣布援助3800萬美元與兩筆低利貸款,希望分擔巴西新總統魯拉的保育政策經費。

聯合國支持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稱,社會上污染最嚴重的10%人群要為氣候變化背後每年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負責,這為針對精英群體的政策創造了“強大動力”。這一國家內部的“碳不平等”現象,為針對最大污染者徵收財富稅提供了理由。

大年初四(25日)風光合力發威,太陽光電發電量最高超過5GW,風力發電量穩定帶來約1GW。25日中午12時32分,太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623.3萬瓩,風光滲透率首度突破三成,相當於每3度電中,便有約1度是綠電。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花蓮918地震後餘震不斷,加上連日雨勢,導致 蘇花公路 台9線159.3公里處的 大清水隧道 南口,前天深夜發生坍方意外,阻斷雙向交通。公路總局除盡速在15日下午5時搶通,也採4項海陸空疏運措施,除台鐵、海運、航空增班,中橫上午7時至下午5時開放小車、中巴通行。

中國大陸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11日與 美國 總統氣候問題特使柯瑞舉行視訊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後續將進一步保持溝通。

《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碳稅即將開徵,工商協進會11日提出八點建言,促政府速定相關子法,碳費徵收須考量企業整體競爭力、日後超徵稅收提撥一定比例協助企業溫室氣體減量等,以減少對工商界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