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總統大選上週結果出爐,共和黨候選人,也是前美國前總統 川普 再度當選,世界各國都在分析這位狂人總統上台後,國際局勢會有什麼改變,除了中美關係外,美國政權交接後,想定狀況 川普 會以各種有效手段「讓美國再次偉大」,對地緣政治、經貿與安全造成影響,值得關注。
歐洲議會24 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21 項主張,包括「反對中國持續扭曲聯大第2758 號決議」,是歐洲議會迄今對此最明確表態;並譴責中國對台軍事挑釁,以及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重申台灣是歐盟關鍵夥伴等內容。
前總統蔡英文傳12日將首度出訪捷克等歐洲三國,目前府方及蔡辦除證實捷克行程外,其餘到訪國家均非常低調。惟據透露,蔡歐洲之行除捷克外,還將走訪歐盟總部所在的比利時,及歐盟領導國家、擁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身分的法國。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於11日落幕,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在90分鐘內就多項議題直球對決。根據財經網站CNBC報導,無論是賀錦麗或川普贏得大選,都將維持對中國大陸的強硬態度,美中貿易關係仍將緊繃;川普可能加深雙方敵意,賀錦麗上台也不能排除會再強化關稅舉措。
八月底,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赴北京見王毅。這是二○二一年三月以來中美雙方公開和私下會面的第七次。相較首次見面針鋒相對後一年半空窗期,目前雙方關係正如《金融時報》八月廿六日所稱「逐漸冰融」slow thaw of relations。
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邀請到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 馬凱 碩、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做專題演講。馬凱碩形容,美國前總統 川普 是一名生意人,若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台灣作為美中競局下的一枚棋子,很有可能被輕易犧牲;他也呼籲台灣不要輕易推動台獨。
以色列軍方25日宣布,因偵測到真主黨(Hezbollah)正準備進行「大規模」襲擊,以方先發制人開轟黎巴嫩,而真主黨隨後宣布,已開始出動大批無人機和火箭對以色列發動攻擊。鑒於 中東 爆發更廣泛戰爭的可能性愈來愈高, 美國 已持續將其海軍部隊朝該地區靠近,其中包括兩支航空母艦打擊群和一艘攻擊潛艦。
哈瑪斯領導人之一的哈尼亞,在出席伊朗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後,於7月31日凌晨在德黑蘭遇襲身亡,由於他主導了哈瑪斯與以色列之間在加薩地帶的停火協商,且被外界視為哈瑪斯內部的溫和派,因此外界對於短期內達成和平的可能性趨於悲觀,此外,由於哈尼亞也是卡達、土耳其哈瑪斯組織的重要領導人物,未來該組織權力結構勢必有所調整,但專家咸認不會影響哈瑪斯的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