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外交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14日在紀念建國總理李光耀100歲誕辰的「重新創造命運」會議上,與美國CNN《環球公共廣場》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進行對話。談到台海議題,黃循財說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答案,新加坡希望各方保持克制、維持現狀;有人將台灣與烏克蘭相提並論,指烏克蘭的今天就是台灣的明天,也有人把台海問題視為民主與威權之間的意識形態較量。「這些都是危險的想法。」

據路透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將於8月18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會晤,預計在大衛營(Camp David)舉行領袖峰會;據悉三國領導人將在峰會後的共同聲明中,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7月30日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該國4年前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協議是一項「臨時且糟糕」的決定,因為它己乎對提振義大利出口沒有用處。對此,大陸官媒環球時報31日刊出社評批評克羅塞托對雙方經濟開砲不合時宜,也直指背後有「美國因素」在作用,認為義大利受到美方的施壓脅迫,並呼籲義大利要能有自己的政治智慧與外交自主。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預計本月6日至9日訪問中國,外界預期雙方將針對一系列問題進行討論,包括對中國新版「反間諜法」和表達新疆人權議題的擔憂,但一般預期這次訪中行不會有重大突破,目的僅限與中國建立長期溝通管道。

英國皇家藝術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行政總裁安迪•霍爾丹表示,全球正在展開一場再工業化「軍備競賽」,其驅動力很可能對全球宏觀經濟具有持久影響,甚至可能幫助其擺脫長期停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19 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會談;期間被美方表示「四不一無意」承諾;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據法新社、路透社等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 19 日對布林肯此行回應「我們走在正確道路上」。

大陸年度對台最大交流活動海峽論壇16日將登場,國民黨派副主席夏立言率團參加,屆時中共對台二把手王滬寧將親赴廈門,並和夏立言一行會晤。 陸委會 9 日則重申立場表示,我方不得與陸方合作辦理「海峽論壇」,亦禁止在台辦理分支、延續性活動;同時禁止中央機關人員參與「海峽論壇」,也不樂見我地方政府派員與會。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8日率先報導「布林肯即將重啟訪中行程」的內幕消息,如果此事為真,布林肯將是2018年之後造訪中國的美國最高層級官員。針對中美關係變化,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表示,若三位台灣總統參選人都表達與對岸對話的意願,美方絕對支持,也歡迎他們能與大陸官員有更多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