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工商社論》指出,當CBDC開始可以和現金一樣廣泛流通時,意味著,使用者將毫無隱私可言,如果給予央行和銀行的權力不加以控制,它將掌握每人每天食衣住行的任何細節,要如何兼顧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個人隱私的維護,值得進一步思考。

澳洲日前通過立法,要求數位平台為刊登新聞內容付費。多位立委今天質詢時詢問台灣是否會跟進,公平會主委李鎂說,這個議題涉及面向廣泛,國際間對此還沒有共識,公平會會先觀察分析、研究,目前都還在了解階段。

有望給新一代計算機帶來革新的「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開發正在全球掀起熱潮。領先者是美國,但最近中國迅速追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以熟悉專利申請和研究資金獲得額等分析的日本Astamuse的數據為基礎,嘗試剖析了主要國家的動向。

美國最早將於2021年確定互聯網密碼的新標準技術。未來有望實現的高性能量子計算機也難以破解的加密技術將被選為標準技術。中國十分重視機密信息管理,希望讓使用專用通信設備的其他通信技術進入國際標準。圍繞未來網路安全的主導權之爭日趨激烈。

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積極展開跨國合作,除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合作車用設計研發,同時與日本及澳洲研究單位合作,投入前瞻的量子電腦相關研發。

美中科技戰未歇,美媒指出,大陸「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發展人工智慧、晶片、量子計算等七個涉及國安的科技領域,在與美國的科技競賽中加大賭注,此舉頗有與美國競爭、甚至決戰國家安全的意味。

為打造「護國群山」,國發會宣布推動四個國家隊,包括新世代半導體、5G、離岸風電及精準醫療,以提高台灣產業關鍵地位及強化經濟韌性。經濟部官員指出,包括半導體、5G及離岸風電,自2017年起就已規劃,經過美中貿易戰及疫情,目前在台灣都已形成國家隊,今年將以政策進一步鞏固自主性,延續台廠回台契機。

美國人工智慧國安委員會(NSCAI)最新報告警告,美國過度依賴半導體進口,尤其是台灣,將使美國經濟、軍事戰略出現弱點,未來更難應付海外政府干預、天然災害或其他事件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