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彭博》報導,印度研究指出完全接種新冠疫苗後染疫的Delta變種病毒患者,只有0.4%死亡,10%以下需住院治療,再次證明疫苗能夠預防重症的效果。報導指出,Delta病毒席捲全球超過104個國家,並成為英國、美國、澳洲等國的主流病毒株。各界擔憂疫苗的防護力,如今該研究消除了對功效的懷疑。

台大醫院16日針對「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衛防疫措施」召開視訊線上記者會。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出席記者會,針對變種新冠病毒在公衛精準防疫、邊境防疫及三段預防的部分,和變種病毒與疫苗保護效益、防治佈署與實證等方向進行說明。

編者按: 媒體報導北部一名男子今年4月21日、6月11日、7月2日依序在國內自費接種AZ、在國外接種BNT、在國內公費接種莫德納,很可能為台灣首例曝光三個月內混打三種新冠疫苗者,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此案例曝露出一些漏洞。

台灣接種率已達兩成,但接種者如果在疫苗尚未接種完全就脫口罩,容易像英國、韓國一樣疫情復發,因為打過疫苗還是有被傳染及傳染人的機率在;但北醫胸腔內科主治醫生周百謙認為,面對Delta變種病毒,疫苗可雖增加保護力、降低突變機率,但每個人反應狀況不同,他還是建議戴口罩。

台南市議員謝龍介提議發放每人5,000元消費券,台南市長黃偉哲允諾會向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提建議,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15日表示,去年行政院推出振興三倍券,創造近1,000億元經濟效益,是非常成功的政策,正規劃準備推出新的措施,以各種方法幫助受衝擊產業、企業與個人,希望再創一波最好的經濟效益。

由於國際對半導體、電子元件的大量需求,推動台灣5月、6月出口達到有記錄以來最高的2個月,前瞻性數據顯示經濟正出現1980年代後未有過的蓬勃發展,整體經濟數據預計又是輝煌的1年。但《彭博》指出,這種強勁反而掩蓋了台灣服務業的愁雲慘霧。

編者按: 國內疫情第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12日,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持續擴大,不少民眾收入銳減,卻仍須負擔日常開銷,壓力倍增,尤其對許多到外地工作的遊子,房租負擔更顯沈重。對於租賃風氣更勝的歐美,又是如何解決相關問題的呢?來看看美國的禁止迫遷令是否可以緩解租屋族的困擾。

國內正如火如荼接種COVID-19疫苗,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呼籲國人繼續踴躍接種,他並分享英國牛津大學亞洲12國疫苗接種覆蓋率統計,台灣每百人口接種疫苗劑次為15劑、完全接種僅0.3%,排後段班。陳建仁表示:「期待八月底,臺灣可以達到至少一千萬人有接種一劑,十月底至少一千五百萬人接種一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