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前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4日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為題發表投書,直指現行民進黨政府因許多失策導致與川普政府漸行漸遠。對此,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美國智庫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今(5)日在社群平台X提出6點分析指出,他認為總統賴清德的對美政策完全是自己的主張。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5號告訴CNBC,他最快將於下週公布關於半導體與晶片的新關稅, 「因為我們希望晶片在美國生產」; 他還聲稱,台積電將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8.97兆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全世界最大晶圓廠。對此,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直指「 台美關係 異常緊張」,更點名 川普 有意對台灣 晶片 祭出破壞性關稅,讓台廠與台股投資人全都繃緊神經。

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持續21個月的 加薩戰爭 ,迄今已造成超過60,000人死亡。近期,繼英國、法國表態後,加拿大也跟進宣布,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英法加等國表態承認,對於巴勒斯坦有何意義?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的談判小組,備極辛勞,如果能談到這樣的條件,相當不容易,要給予肯定。

美國對等關稅將於八 月將上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剛簽署 行政命令 ,而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20%,高於日韓的15%。對此,總統賴清德今(1)天上午回應,台美雙方簽有保密協定,在未確定最後稅率前,雙方不得公布談判細節;未來談判完成後,攸關國會部分一定會向國會報告,取得國會同意,也希望在野黨能多給予談判團隊支持。

河浪武史:美國和歐盟(EU)7月28日公佈了關稅談判的協議內容。與日美協議最大的不同在於,歐盟將取消對美國工業産品的關稅。就連重視國際規則的歐盟也甘願接受「不平等協議」,世界貿易正在從法治轉向力量支配。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於台灣時間今晨7時25分發生規模8.8的極淺層強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確認震央距離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約131公里,震源深度126公里。受地震影響,俄羅斯北千島市沿岸已出現高達4公尺海嘯,但其他地區巨浪未如預期出現,許多地區隨後下調或撤除警示,引發外界關注:為何如此強震卻沒有掀起滔天巨浪?

美歐27日宣布達成貿易協議,美對歐盟進口商品課徵15%關稅,歐盟則承諾採購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且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不過,德法領袖卻批評,此舉不僅衝擊雙方經濟,而且根本就是屈服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