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預算與分配公義

台灣所得分配日益惡化,租稅雖非改善所得分配唯一或最後工具,卻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背景說明

賦稅改革是近年來廣受各界關注的議題之一,惟其改革進程,一直是議論最多,卻是落實最少的一項改革工程。其間因素盤根錯節,有源於稅制本身設計不當者、有源於特定歷史條件者、有源於特定社會團體抗拒者、更有源於主政者的諸多政治考量等,在這些林林總總因素干擾下,台灣稅改工程,始終跨不出大步。

近年來,政府雖陸續推出租稅改革措施,但都未能消除長久以來租稅制度扭曲不公的現象,包括:租稅負擔過度向薪資所得者傾斜,勤勞工作者涓滴歸公,成為稅收最主要來源,其它所得卻輕稅或可以各種方式避稅;租稅負擔偏低,政府面對龐大赤字,不得不擴大舉債規模,形成世代不公義。

活動照片

  • 左起陳添枝、劉兆漢、劉遵義、余範英、何志欽、葉萬安

    左起陳添枝、劉兆漢、劉遵義、余範英、何志欽、葉萬安

  • 左起胡勝正、何志欽

    左起胡勝正、何志欽

  • 華而誠

    華而誠

  • 左起華而誠、邱正雄、胡勝正、何志欽

    左起華而誠、邱正雄、胡勝正、何志欽

  • 2015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2015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 左起何志欽、余範英、華而誠、葉萬安

    左起何志欽、余範英、華而誠、葉萬安

  • 左起華而誠、邱正雄、胡勝正、何志欽、余範英

    左起華而誠、邱正雄、胡勝正、何志欽、余範英

相關文章

在政府財政拮据下,法規鬆綁來加速醫療觀光、教育服務的 產業化,可以為困頓的經濟注入嶄新活力。不過,相關部會仍著重在 規範、管制的思考,並在利益團體壓力下,產業發展進展有限。未來 除加強部會產業化績效指標(KPI)的訂定,也應提出如不積極產業 化將面臨學校倒閉、學生薪水停滯,以及全民健保破產、醫生出走等 產業崩壞的論述來爭取民意,並加速改革。

東吳大學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從曾巨威教授的文章〈墳墓正義是租稅改革的最後一道防線〉做衍伸,以公平正義的角度,針對國內遺產稅及贈與稅的改革構想提出批判。先以此文進行評論,再對金融改革與分配正義的關係,表示個人的看法。

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面對公與義」已是第五場的大型研討會了。跨越二十一世紀之初,面對國家永續發展,我們辦了第一場「邁向公與義研討會」;面對政黨競爭、紛爭不斷,政策方向推動無力時,我們舉辦第二場「再造公與義的社會與理性空間研討會」;面對社會的差距不斷增加,我們舉辦了第三場研討會「建構宏觀包容分享的社會」。三次研討會皆屬綜合性公共議題,去年初基金會籌畫稅制研討會,深究社會上稅制不公現象層出不窮之因果。

今年二月中,基金會許董事、朱董事、...

稅制改革的問題一直是眾所關心,稅制改革如何造成社會資源的重分配、稅制改革對於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稅改進程中所將遭遇的政治障礙等議題,都需要全面性的探究。今年初由許嘉棟董事提出,在財政困境的當前,基金會應正視稅改的問題以及稅制的公允性,有勞嘉棟兄與朱敬一董事、陳聽安教授、曾巨威教授策劃。

又台灣稅制的議題,由籌措財源、側重經濟發展、支持產業政策到正視機制的演變, 稅改的過去與未來已經過千百次的探討至今仍是意見分歧、障礙叢生、推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