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聯準會(Fed)兩名官員重申偏鷹立場,Fed理事鮑曼表示,可能還需多次升息才能使通膨率回歸2%的目標水準;克利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也表示,在通膨壓力持續存在的情況下,Fed今年可能需再升息一次。其他官員也繼續支持利率水準應「更高更久」的觀點。

  美國可能在對中晶片禁令滿一周年之際擴大禁令規模,美國官員表示,政府可能在近日更新對中國晶片設備與AI等運算晶片的限制措施。而近期中美交流較為頻繁,市場關注該禁令執行力度與雙方談判狀況。

國際美元指數狂飆,暌違十個月再站上107大關,非美貨幣貶壓加劇,隨外資加大匯出力道,新台幣3日早盤一路趨貶,帶量重挫逾1角,一度跌破去年10月盤中低點32.345元,尾盤在央行調節下,貶幅收斂至9.1分,終場收在32.328元兌1美元,創2016年7月7日以來逾七年新低,總成交量放大至14.69億美元。

世界銀行2日指出,考慮金融環境緊縮及全球經濟疲軟拖累,下調中國與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今、明年經濟增長預測。世銀示警,美國保護主義與債務水準上升拖累,明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開發中經濟體的經濟成長率,將是50年來數一數二的差。

美國國會9月30日緊急通過臨時支出法案,令聯邦政府暫時躲過十年來第四次停擺危機。這令市場稍微鬆一口氣,關注焦點從政府停擺衝擊經濟轉為美國聯準會(Fed)恐維持鷹派立場,11月例會升息預期升高,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再度攀升。

由於利率可能將進入「更高更久(higher for longer)」的新時代,令 投資人 心情難以淡定。兩周前 美國 聯準會(Fed)暗示,整個2024年利率仍將維持與目前類似的水位,已導致股市下挫,公債殖利率上升以及美元升值,使全球金融情勢承受「三緊」壓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第4季來臨,美股標普500指數今年來雖仍上漲12%,但投資人上半年的激情已大致消失。之前投資人知道利率可能持續居高,卻仍選擇忽略此事,但現在心態已大不相同...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表示,美國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袖手旁觀”。此前,美國國會為避免政府關閉而放棄了60億美元的對烏援助,而且共和黨將進一步撥款與有爭議的邊境安全問題掛鉤。在國會山一個風起雲湧的週末,議員們在兩黨法案中刪去了向烏克蘭提供額外資金的內容。該法案將為美國政府提供資金至11月17日,這是白宮在最後一刻出人意料接受的妥協。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意旨若無法通過包括12筆獨立撥款法案在內的預算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在當地時間10月1日0時起宣告「停擺」(shut down)。為此國會搶在美東時間10月1日之前,漏夜通過短期撥款法案,總統拜登也趕緊在凌晨之前簽署,使聯邦政府得以繼續運作到11月17日前,不過數十億美元的援助 烏克蘭 經費暫時並未被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