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引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16)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2024年大陸經濟增長5%,較今年4月報告的預期上調0.4個百分點。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大陸等亞洲新興經濟體仍是全球經濟主要引擎。

新華社報導,更新內容指出,今年年初,全球經濟活動和世界貿易有所鞏固。亞洲地區出口增長,特別是這一地區在技術領域的強勁表現,為貿易增長提供了動力。

根據IMF最新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維持3.2%不變,2024年和2025年全球貿易量將分別增長3.1%和3.4%,增速均比4月的預測提升0.1個百分點。IMF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今年5月在北京宣布,IMF上調今年大陸經濟增長預期至5%,較4月預測值提高了0.4個百分點。IMF昨天釋出最新的書面報告。

中國大陸全年 GDP 預測 小摩、高盛下修

中國大陸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為4.7%,低於預估的5.1%,也低於第1季時的5.3%。觀察家密切關注本周中共「三中全會」將推出哪些刺激經濟措施,尤其是房市方面。

摩根大通(小摩)在15日數據出爐後表示,大陸上季GDP報告和6月的經濟活動數據顯示,大陸的經濟活動仍然「脆弱、不穩定且不均衡」,因而將大陸2024年的GDP增長預期下調至4.7%,而先前的預期為5.2%。

高盛也下修大陸今年GDP成長預估,從先前預測的5%下修至4.9%,「為了因應內需的疲軟,預期當局在今年剩餘時間內有必要採取更多寬鬆政策,尤其是在財政和住房方面」。經濟學者表示,最近的經濟數據仍顯示生產面比需求面強勁;國內需求疲軟,抵銷了出口復甦的力道。

牛津經濟學公司首席中國經濟學者盧姿蕙表示,信貸、零售銷售、投資及通膨數據「都凸顯出需求面降溫」,但大陸「經濟表現持續分歧」,意味著下半年政府不會推出重大的刺激措施。

康乃爾大學教授、中國經濟專家普拉薩德表示,最新數據將「使要求政府採取刺激措施的聲浪升高,例如對家庭提供財務支持,以及更廣泛的改革,以促使民間企業的營運環境更為有利」。他指出,「依賴出口來帶動成長,將導致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升高」。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