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指出,正由於政策利率與市場利率脫節,因此經濟學術界與金融業界都認為央行的利率調整只具有宣示政策方向的作用,欠缺實際效力與公信力。問題的癥結是,央行在調整政策利率之後,並未積極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主要是發行或收回央行定期存單)來調節市場資金,進而引導市場利率作同方向、同幅度的調整。

中央銀行第二季理事會將於6月16日召開,多家外商銀行經濟研究部門先行預告自家觀點,一致認為會朝緊縮的方向,其中有六成認為升息半碼、四成認為升1碼(0.25百分點),支持的理由均是5月CPI、WPI居高不下。外銀強調,3、6月升息後,下半年央行是否會繼續升息,才是經濟分析觀察的重點。

立法院於年初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1修正草案,延長智慧機械及第五代行動通訊(5G)系統投資抵減適用年限至113年12月31日,並自今(111)年1月1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新增資安投資抵減優惠。

行政院106年宣布重要政策,為活化國內新創投資環境,並吸引國際資金投資國內新創,進行《產創條例》大翻修,本次修法分促進創新、強化研發、引導創新及活化環境等4大面向,共計增刪、修正23條文,大幅鬆綁新創法規。

對於疫情、戰爭、地緣政治等外在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劉德音表示,全球通膨仍在持續,近期發生的俄烏戰爭及大陸疫情封控等外在環境,造成供應鏈受限及成本上升,但通膨雖然仍在高點但已慢慢緩和,對半導體及科技沒有直接影響,長期對需求或有影響但仍在觀察中。

中央銀行本周寄出6月16日第二季理事會開會通知,金融人士指出,當天聯準會(Fed)可能再升息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累計今年以來加息幅度可能達5碼,央行也可能再跟進升息半碼或1碼。

《工商時報》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5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3.5、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45.1,雙雙重挫至近2年新低,且分別呈現最慢擴張、最快緊縮的不利態樣。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未納入台灣,但美國以其他形式深化及擴大台美雙邊貿易關係。行政院記者會表示,雙方即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包含11個議題談判。將於6月底在華府舉行首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