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會長十倉雅和等日本經濟界訪華代表團2月19日結束了對北京的訪問日程。在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的會談中,考慮到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等,共用了公平貿易環境的重要性,重新構建中日經濟關係。然而,此次訪華團未能與中國最高領導層會晤,引發外界關注。

繼對加、墨課徵25%關稅再暫緩、對中課徵10%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再宣布對進口鋼鐵與鋁製品徵收25%關稅,這次並非僅限特定國家,而是對著全世界來。在「美國優先」政策掛帥下,川普的關稅貿易手段愈玩愈上手,較之川普1.0主要針對中國,這次川普2.0版本矛頭指向全世界,力道更猛、更強,全世界都準備迎戰,全球保護主義浪潮已經掀起。應證張忠謀之前提及的「全球化已死」的事實,如今幾乎重演100年前世界關稅戰爭的劇本。

關稅是川普的最愛,在其第一任已經頻繁使用,不過當時是具有選擇性,主要目標是中國大陸,也較少針對特定產業。而在川普第二任才剛開始,關稅火力四射,與其第一任大不同的是範圍幾乎遍及所有國家,只有程度上的差別。另外也準備針對更多特定產業,例如半導體、電動車、鋼鐵等加徵關稅。如果川普新政是今年全球經濟最大變數,關稅則將會是最具侵略性,也是影響最大的措施。

當印度總理莫迪上周赴美與川普會面時,兩人並沒有像2017年會面時那樣熊抱,也未出現2019年時彼此雙手緊握的畫面。莫迪帶著貿易讓步會見川普,而川普則報之以關稅大棒。就在兩人會面之前,川普宣布正計劃對全世界實施「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9日表示,將針對進口美國的任何鋼鐵、鋁課徵25%關稅,並預告本周還會發布對主要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措施,鎖定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的國家,中國、印度以及台灣等國皆成目標。

美國總統 川普 去年十一月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六日說,將運用貿易政策確保美國國安中的經濟安全,也需進一步研究普徵 關稅 對美國貿易逆差的影響。 他並有意與國會合作,重新審視美國給予中國大陸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俗稱最惠國待遇)地位。 葛里爾也提醒,其他國家對美國採取的報復措施若傷及美國公司,美方將不會容忍,並重申川普在貿易政策上的對抗做法。

2月8日上午,(美國時間2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川普在華盛頓白宮舉行了首腦會談,並共同出席了記者會。石破在會上表示,日本將把對美投資提高至1億美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四(2月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國政府已經任命盧沙野大使接替吳紅波大使,擔任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協助協調處理涉歐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