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談自貿協定 多箭齊發 極力與多國洽商貿易協議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對貿易夥伴「全面開戰」,歐盟基於擔憂歐、美關係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傷害,正加速與全世界多國議定貿易協定,以分散市場。歐洲央行(ECB)預料本周也將降息1碼,以緩解經濟所受衝擊。
歐盟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塞弗科維奇14日將赴華府遊說,希望美國降低對歐盟3,800億歐元出口產品的關稅。由於歐、美年貿易額達1.6兆歐元(2023年最新數字),要完全分散市場並不容易,因此歐盟同時極力與其他國家敲定自由貿易協定。
歐盟回應川普關稅的關鍵策略,就是與多國敲定自貿協定,並打開新市場,努力重點為突破多項因成員國反對而停擺的自貿協定。川普的關稅政策促使歐盟產生更強的動能,以分散供應鏈,及打入新市場。
歐盟最想要完成的,是與南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之間的自貿協定。雙方去年12月已對自貿協定達成政治協議,仍待歐盟成員國表決,而原本反對的奧地利已因川普的作為,啟動國內複決程序。
此外,歐盟近月來也大力推進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及印度的貿易談判,歐盟與英國之間也針對重設英國脫歐後的雙方關係展開對話。
截至去年,歐盟正在等候簽約或各國同意的自貿協定金額超過1,850億歐元。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歐盟正積極轉向亞洲,將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各國密切合作。紐西蘭總理盧克森已提議,以CPATP為基礎,與歐盟達成更廣泛的協定。
歐盟也擔憂中國大陸產品將大量轉銷歐洲,因此范德賴恩與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7月將前往北京舉行峰會。歐盟與中國大陸已同意討論電動車供應鏈,並更新海關合作協定。西班牙等國主張加強與中國大陸貿易關係,但法國等國則持審慎態度。
在對內經濟,ECB預料將在17日降息1碼,包括存款利率降至2.25%,主要再融資利率也下調到2.4%。美鶻關稅預料將重創歐元區的需求,並使中期的通膨減緩,最近服務業通膨降溫、金融情勢趨緊,也都支持寬鬆貨幣政策。彭博資訊經濟學家預期,ECB本月降息後,將陸續在6、9、12月再降息1碼,但下半年的寬鬆前景高度取決於美國關稅政策的演變。
歐盟與陸定最低售價 取代電動車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全球關稅風暴,無意促進了懸宕已久的中歐電動車關稅談判進程。歐盟表示,歐盟與中國已同意為中國製電動車,制定最低售價,以取代歐盟去年加徵最高達45.3%的關稅。
綜合外媒11日報導,中歐雙方已開始談判,歐盟執委會發言人10日表示,歐盟貿易專員塞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在過去24小時,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進行通話,雙方同意立即展開關於「最低價格承諾」(price undertakings)的磋商。中國商務部也發布聲明稱,談判即刻啟動。
塞夫喬維奇曾表示,任何最低價格協議必須具備與關稅一樣有效性與可執行性。歐盟過去與他國訂立的最低價格協議,大多針對同質性商品,如鋼鐵或太陽能板,而非像汽車這類複雜產品。
歐盟去年10月將中國進口電動車關稅,在原有10%的標準進口稅基礎上,加徵至最高45.3%。中國商務部去年提出最低價格承諾,作為關稅的替代方案。報導稱,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對中歐啟動談判表示歡迎,呼籲透過協商解決爭端。去年德國車企約三分之一的銷售來自中國,業界普遍反對加稅,擔憂與第二大貿易夥伴爆發貿易衝突,歐盟的最大貿易夥伴為美國。
另外,中歐共同面對川普2.0關稅戰,帶給雙方商討應對之策的機會。歐洲理事會發言人11日證實,中歐領導人峰會將於7月下旬在中國舉行,這場峰會將紀念中歐建交50周年。本次峰會原本輪到歐方主辦,但仍由中方連續兩年擔任東道主,傳將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報導稱,這將是歐洲領袖今年一系列訪中行程的一部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本周已訪問北京,法國總統馬克宏也計劃下半年訪中。
馬丁•沃爾夫:川普關稅將損害全世界
沃爾夫:川普關稅,加上飄忽不定(因此無法預測)的新政策環境造成的不確定性,將會在當下以及長期損害世界和美國。
現在我們知道,排在中國之後對美國威脅最大的經濟體是哪一個了:賴索托。根據川普的新計劃(原文發表於4月8日——譯者注),中國大陸目前面臨總計54%的關稅。但賴索托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看起來面臨50%的「對等」關稅,緊隨其後的是柬埔寨的49%和越南的46%,然後是印尼和臺灣地區的32%,印度的26%和歐盟的20%。英國僥倖只有10%。
這種做法推翻了近一個世紀以來的貿易政策,也許其中最不同尋常的是,似乎沒有人告訴美國總統,讓賴索托坐在最前排受罰的稅率計算方法會讓美國看上去很荒唐。但美國確實就這樣做了——因爲其方法就是荒誕的。其中沒有任何對所有那些所謂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細緻分析——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附和他的老闆說這些壁壘讓被剝削的美國深受傷害。不,美國的計算方法遠比這更簡單、更愚蠢。美國政府提出的關稅,與美國對某國的雙邊貿易逆差除以美國從該國進口總額的數值成比例。其暗含的假設就是,在一個公平的世界中,美國與每一個夥伴的貿易都是平衡的。這完全就是精神錯亂。然而這現在成爲了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貿易政策的智識基礎——唉,這個可憐的國家顯然是全球貿易陰謀的受害者。
這不僅是精神錯亂。它還是邪惡的。想想美國干涉越南的歷史。然而,現在美國決定嘗試中斷它的經濟發展。越南不是唯一尋求獲得開放好處的國家。實際上,新興市場的貿易政策普遍趨向於自由主義。它們是在回應一個現在被美國突然收回的承諾。川普做的事情甚至不止於此。加拿大和墨西哥仍然是他的「芬太尼關稅」的受害者。美國對汽車徵收25%的關稅,還提高了鋼鋁的關稅。
然而,關稅不會彌合貿易逆差。在1970年代,我研究過印度經濟,當時它是世界上貿易保護最嚴重的經濟體之一。它當時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嗎?並沒有。確實,其進口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佔比微乎其微。但它的出口收入甚至更低。這是因爲保護對出口競爭力有負面影響。現在,這會發生在美國:進口會縮水,但出口也是。而貿易逆差(由收入與支出決定)將基本維持不變。世界則會變得更貧窮。正如德國的基爾研究所(Kiel Institute)所說,最大的負面影響很可能會落在美國身上:保護主義通常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建立全球貿易體系的人經歷了1920年代與1930年代的「以鄰爲壑」保護主義的後果。他們成立的體系以充分的理由基於非歧視原則、透過互惠談判實現的自由化、關稅約束,以及對體系中例外條款的任何使用採取公正裁決。這些都是爲了成立一個可預測、透明和自由的貿易體制。經過8輪完整的談判後,其結果是一個開放、活躍的世界經濟。這是美國治理才能的產物。川普不僅把美國貿易保護提升到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準,而且還摧毀了歷任美國總統尋求實現的一切。這是對全世界的戰爭行爲。
關於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川普的話還是要挖掘其真實意思的辯論已經結束了。他現在已經學會如何做他一直渴望做的暴君。這耗費了一段時間。但在別人的幫助下,他做到了。他領導的政府已經發起了一場對美國共和制及其創造的全球秩序的全面攻擊。在國內,受攻擊的是政府、法治、立法機關的地位、法庭的地位、對科學的承諾和大學的獨立性。這些全都是美國自由與繁榮的支柱。現在他正在摧毀國際自由秩序。我猜想,不久之後,川普就要入侵其他國家,朝著重返帝國時代邁進。
所有這些關稅的實施就是川普目的的完美標誌。他宣告並不存在的「緊急狀態」,在愚蠢的立法機關的允許下,實施一項對他自己的政治基本盤衝擊尤其嚴重的高度累退的增稅,部分目的是爲在預算超支的情況下延續他自己2017年的高度累退減稅政策提供資金。
有一點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關稅,加上飄忽不定(因此無法預測)的新政策環境造成的不確定性,將會在當下以及長期損害世界和美國。我們的經濟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開放。突然且巨大的貿易保護增加將會相應產生比以往更大的經濟影響。股市猜測,如今回報豐厚的股票中有很大一部分會成爲垃圾,這當然是有道理的:市場動盪很可能會持續。
這提供了一種詭異的希望。川普及其副手削弱共和制的企圖需要時間。現在看來,他的時間很可能不夠用。想像一下,作爲這場動盪的結果,美國經濟確實衰退了,因此共和黨人在期中選舉中遭遇慘敗。這將使「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計劃的推進變得困難得多。誰知道呢?美國的體制可能會開始展現出一些骨氣。最重要的是,下一場總統選舉也許真的會是一場公平的選舉。
只要MAGA主導美國右翼,美國就還存在採取無法預測、不理性、破壞性行爲的可能。而這是給中國的一份大禮。但現在的情況越糟,MAGA就越可能是美國的插曲,而非最終命運。這是一個慰藉,一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