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十大教育新聞出爐 「疫情下的教育」蟬聯頭條

編者按:

2021年已近尾聲,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16日公布「2021年十大教育新聞」,受到新冠肺炎連續2年嚴重影響教育界,也讓疫情下的教育再度蟬聯今年頭條;另今年金驢獎頒給了抽象但又確實存在的「教育官場『河蟹文化』」,藉此凸顯今年發生學習歷程檔案遺失等事件,但卻教育界高官卻安坐其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回顧2021    疫情下的數位教育怎麼走?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公布2021十大教育新聞,疫情下被神化的教育解方「數位教育」拿下今年頭條,私校退場、高中新課綱人力、教育公共化、代理教師爆量等議題榜上有名。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今年十大教育新聞事件,全民共同關注教育公共化、師生權益,以及突發狀況,包括疫情下被神化的數位教育解方,因五月開始的停課不停學,也證明數位教學是一個工具,但工具如何被運用,才是政府該著力的,而非生生用平板作為教育成果。

全教總評選2021十大新聞包含:

1.「疫情下被神化的教育解方:數位教育」

2.「私校退場條例延宕多年 校產處置與轉型仍無共識」

3. 「調薪獨缺員工代表 工會要求落實政府責任」

4. 「《產學合作創新條例》通過 一場成敗未知的高教沙盒實驗」

5. 「考招制度設計與配套 漠視學生權益」。

6. 「違反公共化精神 教育部應檢討準公共收費標準」

7. 「違反學童最佳利益 私校小聯考應立即停止」

8. 「私校門神、雙薪肥貓橫行 年改公平性備受質疑」

9. 「高中職員額長期未依法聘足 教育部難辭其咎」

10.「代理教師比例爆量 勞動權益長期受損」

教育領域亂象 官員不負政治責任

今年全教總也頒發「金驢獎」,首次不是頒給個人,而是頒發給教育官場「河蟹」文化。侯俊良表示,今年的教育界發生了不少事情,從教育局長疑似關說教師甄試、體育署長違背總統讓選手搭頭等艙的承諾,再到學習歷程檔案的遺失,這些事件都算是極其嚴重的不當或疏失。

侯俊良也說,對比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因太魯閣事件自請下台,高雄市城中城大火消防局長、工務局長即刻下台,教育界的「河蟹」文化顯然幫了教育界的高官,讓寶座穩如泰山,即便有嚴重的不當行為或疏失,仍然可以安坐其位。

侯俊良也說,高官負政治責任是國內外政治界的慣例,若有嚴重不當行為或管轄業務有重大疏失就應該下台,然而,這種慣例到了教育領域就不再適用,因為教育界一向重視「河蟹」,不僅學校校長追求校園文化的「河蟹」,就連官場也在追求「河蟹」,大家一起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