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後 楊金龍首赴立院財委會報告

中央銀行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的書面內容顯示,去年淨賣匯達164.2億美元,超越2022年的130億美元,為公布調節金額以來最大規模阻貶行動,而近年匯率政策也從過往的「阻升不阻貶」轉向,尤其今年面對川普2.0,更可能大轉彎為「阻貶不阻升」。央行總裁楊金龍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根據書面報告內容,因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去年上半年央行淨賣匯90.6億美元;下半年因外資獲利了結台股並將股利匯出,及國際美元走強,國內匯市持續出現美元超額需求,再淨賣匯達73.6億美元,全年累計淨賣匯164.2億美元。

千億美元恐衝擊匯市?楊金龍透露:央行與台積電討論過

 央行仍強調,新台幣對美元的貶幅,還是小於韓元、日圓及瑞士法郎等主要國際貨幣。報告提到,去年10月以來,因市場預期川普當選機率高,興起一波「川普交易」,近期因其政策使市場不確定性上升,減損企業及民眾經濟信心,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同步走低,美股亦修正,「川普交易」行情已經降溫。

 朝野立委關心台積電赴美投資議題,立委賴士葆提到,台積電先前投資美國650億美元,如今加碼千億美元,合計達1,650億美元,未來資金匯出可能影響國內匯市,而央行事先是否知道台積電要加碼投資?楊金龍表示,央行事先確實並不知道,但資金要經過外匯市場,央行就會知道,且台積電投資千億不是在一年內,而是長時間分批匯出,且基本上投資千億美元,也不一定都是從台灣匯出。他透露,央行曾透過外匯局相關人員與台積電溝通過。

國內電價4月可能調漲,央行是否出現預防性升息壓力?

楊金龍回應,根據前幾波調整幅度,對CPI會有影響,但影響不大。對於央行下周四是否調整貼放利率,楊金龍重申,須交由理事會討論,但「目前物價也算是平穩」;立委追問,是否可能因電價要調漲而出現預期心理,楊金龍回應,「從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來看,趨勢(指通膨)是慢慢下來」。

央行報告指出,今年1至2月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為2.12%、1.61%,通膨維持緩步回降趨勢,上漲主因食物類價格走升、房租調高、個人隨身用品價格及耐久性消費品價格上漲。預期今年CPI年增率續降,惟仍有上行風險。

央行以金檢方式,取代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楊金龍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並備詢,立委詢問,根據央行報告,2021年至今年2月底止,專案金檢次數共計170次,接下來央行是否以強化金檢取代第8波信用管制。楊金龍直言「那當然」,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是配合國銀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計畫,央行後續檢討國銀有無按照期程改善不動產放款狀況,並搭配專案金檢。

央行報告指出,去年第四季多數銀行均達成「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自訂控管目標,但仍有少數未達目標的銀行,會請銀行說明原因及改善方案。對於這部分,楊金龍也允諾提供未達標銀行資料給財委會。

楊金龍:CPI可能接近2%、整體通膨趨緩

 央行報告強調,川普政策恐讓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歧程度擴大,恐致國際資金頻繁流動,增添金融市場波動度;國內若考量未來台鐵票價及水電等公用事業費率調漲影響,對今年國內通膨率預測值可能略上修至2%以上。

 楊金龍表示,央行是否升息要看四大指標,第一是通膨和通膨預期,第二是看其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情況,第三則是國際經濟金融情況,台灣目前經濟發展情況也要一併考量。

 央行報告提醒,在當前經貿環境下,全球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調整步伐面臨挑戰,加徵關稅、限縮移民等川普新政落實恐推升物價,聯準會將更謹慎評估未來降息速度;歐洲央行因區經濟疲弱預計將持續降息;大陸內需不佳,人行可能維持寬鬆;日本則是通膨走高、工資持續成長,升息步調有望加快。若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歧程度擴大,恐致國際資金頻繁流動,增添金融市場波動度。

 至於川普關稅戰會否推升物價,央行表示,川普總統擬額外針對醫藥品、半導體、工業金屬(鋼鐵、鋁、銅),以及汽車等加徵關稅,根據JP Morgan本年2月之研究估計,以其主要貿易對手國上述4項產品輸美金額相對其GDP之比率觀察,曝險程度較大之墨西哥、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與南韓,恐將面臨較大衝擊。

相關新聞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