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蕭茲輸掉信任投票 大選將提前

日前,德國社民黨籍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聯合內閣「紅綠燈聯盟」瓦解,提前舉行大選便已勢在必行,12月16日蕭茲未能通過聯邦議院(國會下議院)的信任投票,就是邁向權力重組的一步;一旦明年2月舉行大選,最大反對黨基民黨獲勝的機率高,蕭茲料無望續任總理,但基民黨與社民黨則有可能再組「大聯合政府」。
開除財長導致分裂 蕭茲不信任案為通過
今年11月,親商的自民黨(FDP)退出聯合政府,以抗議總理開除債務管理理念嚴重分歧的自民黨籍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於是,最近2個月,蕭茲一直依賴在野保守黨派的支持,來通過任何一個新的法案,他的政府成為真正跛腳鴨政府。
由社民、綠黨及自民合組的「紅綠燈」內閣因此瓦解,結束2年10個月的3黨共同執政,為政壇投下震撼彈。蕭茲從而主動向聯邦議院提出信任投票的動議,最後動議在表決中未獲通過,這早在預料之中。
根據德國《基本法》,在總理未能通過信任投票的情況下,總統可在總理建議下解散聯邦議院,並在60天內舉行新一屆選舉,以確定新任總理人選。先前德國朝野就已商定,預計明年2月23日舉行大選,比原訂的9月份提早7個月。
根據民調 蕭茲無望續任
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由基民黨及其姊妹黨基社黨組成的傳統中右翼黨派「聯盟黨」拔得頭籌,支持率達32%;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以18%位列第二;中左翼社民黨的支持率僅為16%,排名笫三,綠黨則是14%。
據上述民調,選後社民黨料無法再主導組閣,換言之蕭茲將無望續任總理。而聯盟黨如果勝選,基民黨黨魁梅爾茲(Friedrich Merz)有望出任新總理,屆時德國外交政策可能出現大轉變。
總理改選 外交政策將轉變
69歲的梅爾茲如果當選總理,德國外交政策可能出現大轉變。上周他剛訪問基輔,他告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願意提供柏林之前一直不給的金牛座長程飛彈;他也認為,在中國的德國企業受到壓制,德國應減少依賴中國,避免像過去德國依賴俄國供應天然氣那樣,犯下錯誤。
今年4月蕭茲訪問中國時,梅爾茲批評蕭茲的中國行,還發表一連串對中國強硬的言論,他譴責中國對內鎮壓,對外咄咄逼人,「公然武力威脅台灣,大規模擴張南海和東海軍力」,對德國安全構成更大威脅。
聯盟黨若重掌組閣權,和極右或極左政黨共組政府的機率皆低,最可能還是與社民黨再組「大聯合政府」(grand coalition)。當年在基民黨籍梅克爾總理長期執政下,聯盟黨與社民黨就曾3次合組政府。不過,萬一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奪得國會五分之一席次,要籌組穩定的執政聯盟將會難上加難,因此未來德國政壇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