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妮:CPTPP影響我GDP成長約1.6個百分點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2日指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經濟規模達15.4兆美元、占全球比重約15%,台灣若無法加入,長期來看,恐影響GDP成長率約1.6個百分點。
中經院2日舉辦「促進供應鏈韌性,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應有思維與策略國際研討會」,楊珍妮以「台灣的CPTPP之路」為題發表演講。這也是楊珍妮上任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來,首度公開活動。
CPTPP成員占台灣整體貿易量25%。楊珍妮表示,台灣如加入CPTPP,將是成員中的第六大經濟體,僅次日本、英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澳洲,可擴大CPTPP的涵蓋範疇,讓CPTPP成員獲益於台灣能帶來的獨特產業優勢。
她表示,台灣有強大工業生態系和產業聚落支持,包含AI、電動車、生物科技和醫療產業,可為CPTPP成員貢獻製造業能力和人才;除晶圓廠、封測和IC設計等重大投資,台灣也願意與CPTPP成員推進相關人才計畫。
楊珍妮強調,台灣擁有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尤其疫情期間,半導體、ICT產業都位居全球關鍵角色,晶圓製造在全球市占率達60%、封裝53%,製造能量可快速回應全球在晶片和電腦方面需求變動。
楊珍妮說,供應鏈中斷、氣候變遷、地緣政治和經濟脅迫等,讓全球貿易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希望在友岸外包、製造業回流趨勢下,與CPTPP成員密切合作,創造更多利益,打造更強韌的供應鏈。
她還表示,台灣就算疫情期間也維持一定經濟體質,近幾年經濟成長率3.1%至3.2%,當前全球挑戰無法依靠單一國家面對,CPTPP是能讓各國一起面對並克服挑戰的框架,台灣加入CPTPP「絕不會是麻煩製造者」。
楊珍妮認為,台灣加入CPTPP可促進供應鏈韌性,而且「已經準備好了」,在綠色經濟、包容成長與數位轉型上有具體政策與作為,可與CPTPP成員共同打造新的貿易規範。
延伸閱讀:
台灣願在半導體人才培育貢獻 盼早日實現台灣加入CPTPP
行政院經貿辦2日舉辦「促進供應鏈韌性,CPTPP應有思維與策略」國際研討會,由楊珍妮以「台灣的CPTPP之路」(Taiwan’s Path to the CPTPP)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指出台灣無法單獨面對當前國際政治經濟之種種挑戰,必須加入CPTPP,透過CPTPP建立的貿易投資架構,與成員加強合作,把握經濟成長契機。
楊珍妮表示,從供應鏈韌性的角度來看,台灣是可靠的供應鏈夥伴,在疫情期間,全力擴大產能,供應全球對於晶片與資通訊產品的需求。而台灣強韌的產業生態系以豐沛的人才為基礎、以中小企業與產業聚落為骨幹,在電動車、AI、生技、醫療等產業,都發展出堅強實力。
不過,當前世界遭逢供應鏈中斷、氣候變遷、數位轉型、地緣政治緊張、經濟脅迫等各種挑戰,使各國尤為重視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楊珍妮說,這些問題影響廣泛,即使台灣經濟表現強勁、GDP在CPTPP成員中規模為第6大,也必須與他國合作方能因應。
楊珍妮指出,CPTPP具韌性的法律架構、高標準規範與市場開放、占全球GDP達15%的經濟體量,使CPTPP成為台灣必須追求加入的貿易協定;倘若台灣加入CPTPP,將可扮演積極的角色,促進CPTPP供應鏈韌性。
楊珍妮表示,台灣自由的經濟體制廣受國際認可、在雙邊貿易協定中納入環境、勞工、數位的高標準規範,並遵循貿易承諾,無論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或雙邊投資協定下,均未曾在爭端訴訟或仲裁程序下擔任被告,是可信賴的貿易夥伴。
此外,楊珍妮說,台灣與CPTPP成員的產業性質互補,因此,台灣願對CPTPP成員在半導體等產業的人才培育上貢獻所長;如果台灣能加入CPTPP,將扮演積極的角色,與成員共同應對新興貿易議題,並與成員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將發揮雙方經濟往來的成長潛力。
楊珍妮並提及,台灣在綠色經濟、包容成長與數位轉型方面的具體政策與作為,已準備好與CPTPP成員共同打造新時代的貿易規範;包括訂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與制定碳定價,以及在與美、加、英的貿易與投資相關協定中納入協助婦女、原住民及微中小企業規範,並加入《原住民族經濟貿易合作協議》(IPETCA)、支持資料自由流通與個人資料保護並注重資訊安全以強化數位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