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樑/財劃修法中場 看見藍白的自律與節制

財劃法的修正詭譎多變,「斗然而來,戛然而止。」

距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6月5日浩浩蕩蕩地召開了第一次初步審查會與第一次公聽會後,不過兩周的時間,財委會全體委員會議於6月19日表決,通過國民與民眾兩黨委員臨時提案,建請財政部在第二會期開議(9月22日)前,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至於目前的20件修正提案,決議:「另擇期繼續審查」。換言之,本會期財劃法修正的討論已經結束,進度在原地踏步。

由於在野兩黨在會期開始前即已磨刀霍霍,將財劃法修正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對外也都表示希望能在6月中旬「送出」委員會,自6月5日修法討論啟動後,財委會始終籠罩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既使是在6月19日會議當天協商開始,第二順位發言的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猶信誓旦旦表示:「可以逐條開始,一條一條往下走」,是以修法的停滯,乍看之下,似乎是在野兩黨的一場挫敗,但其實不然。

首先,雖然國民與民眾兩黨皆提出全盤的修法規劃,但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彌綸區宇、經緯萬端,財劃法為財政根本大法,茲事體大,兩黨一致強調,財政部必須提出行政院版的財劃法修正案。就此而言,我們看到了主導財委會且本屆立委席次合計過半的「在野聯盟」,即使實質決定權在握,仍然可以尊重專業,展現了高度的自律與節制。

其次,在野兩黨的臨時提案,看似自廢武功,但相較於仗人數優勢,肆無忌憚地蠻橫修法,給財政部三個月的時間提出行政院版本,其實是把球傳回到財政部手上,接下來,行政院的態度與財政部的修法規畫,就都必須攤在陽光下,供各界檢視。

相較之下,在執政黨部分,雖然20件修正提案中,不乏民進黨籍立委提案,但多為片斷考慮,且並無黨團版本、欠缺完整修法主張。再者,在6月6日卓揆夜宴經濟、財政委員會的民進黨立委後,確定了:「暫不推政院版、民進黨團版」的立場,是以修法的停滯,乍看之下,似乎是行政院的一場勝利,但其實是羞辱了財政與主計專業,對於財政與主計專業造成莫大的傷害。

長著「政治」與「專業」兩個腦袋的財政部,自從現任部長莊翠雲上任以來,在重大決策上,「專業的腦」往往為「政治的腦」霸凌、粗暴以待;在「囤房稅2.0」的修法如是、「租金支出從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的修法亦如是。在本會期財劃修法的討論中,自始至今,只見財政部咿咿喔喔地重複著:「凝聚最大共識」;左支右絀、跋前疐後,試圖掩飾沒有得到行政院授權的委屈與窘境。

主計長陳淑姿的行事作風向來低調,但卻遭媒體評論指出,早在2008年就讀碩士在職專班時所撰寫的碩士論文,即提出應:「『盡速』通過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的政策建議。而今,陳主計長主管中央預算與全國主計機關,卻礙於局勢被迫自我打臉,放棄理想與主張,讓人於心何忍。

統籌分配稅款本為地方政府課稅收入,補助款則分分毫毫盡為民脂民膏,然曾幾何時,兩款竟都淪為中央執政者箝制地方政府的工具。這次財劃法修正的戲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呈現了,在財政中央集權集錢下,修法最大的障礙在於—掌握了魚與麵包分配權的中央執政者,對於權力與財源下放地方政府的猶豫與抗拒。

最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筆者願再一次藉本文呼籲財政與主計部門:「若專業服務的對象是『政治』,而不是『眾人』,就失去了專業的本質;一旦自甘淪為政治的工具,專業不復專業矣。」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