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談治國 強調與大國友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一日最後一次以總理身分發表勞動節演說,談到治理新加坡這個小國的方針,除了社會政治穩定、專注國家建設,成功讓經濟轉型為國際樞紐以吸引外資,也表明必須和鄰國加強合作解決雙邊問題,並與大國保持良好關係,廣交朋友推進自身利益。

 

聯合早報等星國媒體說,這是李顯龍任內最後一場重要演講。李顯龍表示,廿年的執政生涯中,新加坡已變得更好,包括收入較低的人在內,新加坡人生活品質已全盤改善。他說,政府採取的轉型和提升經濟策略奏效,不僅擴充和深化與國際貿易夥伴的合作,吸引更多外資,也鞏固了新加坡作為區域和國際樞紐地位。

 

他表示,儘管世上有許多不確定性,包括大國之間的衝突跟競爭加劇、去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科技進步與氣候變遷以及戰爭與和平議題,但新加坡的下一章有強勁開局。他重申國家建設三個基本原則,即「社會凝聚力」、「長期規畫跟行動」及「政治穩定和信任」。

 

李顯龍提醒,新加坡是個七百平方公里的島嶼,沒有腹地和自然資源,只要變得普通平庸,就會很麻煩。他指出,「更嚴重的是,如果我們的制度失靈,變得受民粹主義、部落主義、本土主義的困擾,或者,就像其他一些國家,沉迷於短期利益,那麼我們肯定會沉淪」。

 

李顯龍指出,將內政處理好,是新加坡國際聲望的基礎,還必須透過積極、創造性跟有原則的外交,維護新加坡聲譽,包括與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個近鄰合作解決長期懸而未決的雙邊問題,在地緣政治日益緊張下與大國保持良好關係,以及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和氣候變遷大會做出貢獻。

 

他指出,新加坡這個小國因此能廣交朋友、推進自身利益,在全球舞台上昂首挺胸。

 

李顯龍指出,他準備在十五日將新加坡移交給繼任的副總理黃循財,感到「一種滿足和完整」,「我已完成了我的職責」。

相關新聞

歐美允許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本土,俄羅斯動作頻頻,除了和白俄,在烏克蘭舉行「非戰略核武演習」,甚至將攜帶極音速彈的潛艦,開往美國後院-古巴,...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拜登政府正在考慮進一步限制中國大陸獲得AI晶片技術能力,目標是剛剛開始進入市場的新硬體。
歐盟(EU)委員會決定對中國生産的純電動汽車(EV)提高關稅。該委員會指出,中國生産的EV利用中國政府的補貼進行了不正當低價銷售,但實際上...
聯準會(Fed)周三預測今年只降息1次,儘管同日公布數字顯示通膨已降溫,官員仍表明不急於降息,首度降息的時機可能挪後到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