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談治國 強調與大國友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一日最後一次以總理身分發表勞動節演說,談到治理新加坡這個小國的方針,除了社會政治穩定、專注國家建設,成功讓經濟轉型為國際樞紐以吸引外資,也表明必須和鄰國加強合作解決雙邊問題,並與大國保持良好關係,廣交朋友推進自身利益。

 

聯合早報等星國媒體說,這是李顯龍任內最後一場重要演講。李顯龍表示,廿年的執政生涯中,新加坡已變得更好,包括收入較低的人在內,新加坡人生活品質已全盤改善。他說,政府採取的轉型和提升經濟策略奏效,不僅擴充和深化與國際貿易夥伴的合作,吸引更多外資,也鞏固了新加坡作為區域和國際樞紐地位。

 

他表示,儘管世上有許多不確定性,包括大國之間的衝突跟競爭加劇、去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科技進步與氣候變遷以及戰爭與和平議題,但新加坡的下一章有強勁開局。他重申國家建設三個基本原則,即「社會凝聚力」、「長期規畫跟行動」及「政治穩定和信任」。

 

李顯龍提醒,新加坡是個七百平方公里的島嶼,沒有腹地和自然資源,只要變得普通平庸,就會很麻煩。他指出,「更嚴重的是,如果我們的制度失靈,變得受民粹主義、部落主義、本土主義的困擾,或者,就像其他一些國家,沉迷於短期利益,那麼我們肯定會沉淪」。

 

李顯龍指出,將內政處理好,是新加坡國際聲望的基礎,還必須透過積極、創造性跟有原則的外交,維護新加坡聲譽,包括與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個近鄰合作解決長期懸而未決的雙邊問題,在地緣政治日益緊張下與大國保持良好關係,以及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和氣候變遷大會做出貢獻。

 

他指出,新加坡這個小國因此能廣交朋友、推進自身利益,在全球舞台上昂首挺胸。

 

李顯龍指出,他準備在十五日將新加坡移交給繼任的副總理黃循財,感到「一種滿足和完整」,「我已完成了我的職責」。

相關新聞

鮑爾的謹慎基調反映了美聯準會正在努力應對的棘手經濟動態:他稱儘管失業率較低,但勞動力市場呈現出「奇怪的」疲軟跡象。 美聯準會主席傑羅姆·...
鮑爾已爲降低借貸成本鋪路,但就業、通膨數據可能成爲阻礙。 美聯準主席傑伊•鮑爾(Jay Powell)已爲美國央行下月降息掃清障礙。...
對人工智慧的質疑以及向之前不受歡迎的行業的輪動減緩了科技業的成長 在FED可能降息的前景,許多板塊:房地產公司、銀行、製造商等市場正在提振...
在中國政府 告知企業不要購買 輝達(Nvidia)為中國開發的一款AI晶片後,該公司正在叫停這種晶片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