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孫明德預估 央行6月恐反向升息

中央銀行下周四(廿一日)將召開今年第一季理監事會議,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的最新統計,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暴漲至百分之三點○八,出現劇幅反彈的「N型」走勢,創一年半以來新高,加上四月電價調漲在即,利率政策是否調整成市場焦點。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央行面臨國內外兩大壓力衝擊,上半年政策利率按兵不動機會最大。金融業者也預期,本次理監事會議應仍暫不升息:「但六月理監事會議就難說了!」也就是六月決定下半年的利率走向,有別歐美降息,央行屆時可能反向升息。

電價預計四月上漲,勢必帶動物價全面上漲的雪球效應。一家大型金控內部評估報告顯示,台灣在二○二二年、二○二三年兩次電價調幅合計百分之十九點四,但漲幅低於南韓、法國、英國和德國,此外,台灣去年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四九,也遠低於南韓的百分之三點六以及其他國家,這些可說是過去電價「護航物價」的成果。

孫明德指出,近兩年國內CPI漲幅一直在百分之二以上,重點在於觀察是否突破百分之三或更高。下半年央行要面對的問題,除了電價調漲外,還有最近因為中東情勢不穩定,貨運價格大漲造成的輸入性通膨,這兩項國內外因素都將在第二季開始發酵。

孫明德說,美國目前的利率為百分之五,台灣是百分之二,本來就有一段差距,因此央行不太可能跟著美國降息,反而會因為自己的物價漲幅,而考慮採取升息手段。

 


延伸閱讀:CPI年增3.08%創19個月新高 趨緩時間曝光

受春節因素影響,通膨急遽升溫;主計總處7日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08%,漲幅創19個月以來新高;官員坦言,整體通膨壓力仍在,但行政院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3月通膨走勢等,漲幅已呈現收斂趨勢,民眾對通膨壓力將會趨緩。

在主計總處所盤查的368個查價項目群中,最近引發熱烈討論的診所掛號費,2月已經悄悄上漲9.77%,若加上中藥材上漲10.21%、其他自付費(處方藥品自付費等)漲8.68%等,醫療費用是「漲」聲響起;此外,部分常見的水果,2月漲勢也相當驚人,如香蕉、芭樂漲幅分別為69.37%、56.56%。

通膨急遽升溫,主計總處官員分析,2月適逢農曆春節,服務費用多明顯上漲,包括旅遊團費、旅館住宿費、機票價格及計程車資等都調漲,而去年春節落在1月、比較基期低,是通膨率急升的主要原因;若從行政院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3.17%,為近25個月新低,且3月CPI可望趨緩,整體通膨壓力有減緩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電費調漲不確定因素外,價格具僵固性的外食費,漲幅仍持續擴大,也成了今年通膨的另個隱憂;近來國際大宗原物料走跌,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顯示,2月外食費卻月增0.48%,為近10個月來最大漲幅;若外食費3、4月月增幅仍持續擴大,官員坦言,意味廠商成本壓力還沒減輕,今年就要特別注意了。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