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破産過去15年,危機仍在身邊

 2008年9月15日,美國大型金融企業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破産,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這一事件至今已過去15年。吸取教訓而變得堅固的金融體系又開始顯露出破綻。雷曼危機後增大的寬鬆貨幣洪流會再次引發危機嗎?

      「應該可以提高金融穩定性」,8月下旬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主席馬丁·格倫伯格(Martin Gruenberg)強調了新的銀行監管強化方案的意義。FDIC和美聯儲(FRB)等金融部門要求一定規模的地方銀行擴充資金籌措渠道,包括發行償還期限較長的債券等。目的在于強化財務基礎,防備發生損失。這是繼7月公佈提高自有資本要求的方案後採取的又一舉措。

   加強銀行監管

      美國在雷曼危機後實施了大幅提高大銀行自有資本和流動性的嚴格監管措施。金融體系挺過了2020年春季爆發的新冠疫情危機和今年春季的美國地方銀行破産等難關,看上去似乎比15年前更加穩固堅韌。美國經濟也保持堅挺。據美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預測,2023年7~9月的實際經濟增長率(經季節調整的年率)達到4.9%。堅挺的個人消費支撐了對美國經濟的樂觀情緒。

 

      既然如此,相關部門為何仍無法對金融體系放鬆警惕?原因之一是債務額龐大和利率上升。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1~3月全球債務餘額大約為305萬億美元,比雷曼危機前增加7成。其中,企業債務大幅增加9成。低利率環境長期持續導致盈利能力明顯降低的「僵屍企業」大量出現,鉅額資金也流入辦公室等商業用房地産市場。利率上升導致其利息負擔加重,債務違約現象接連不斷。

      雷曼危機時,信用水平較低的個人住房貸款及其證券化商品的損失增加,導致金融機構受到更大傷害。目前因居家辦公動向擴大,使用率降低的辦公室等商業房地産用貸款存在風險。據美國MSCI(明晟)推算,拖欠貸款等潛在性「不良債權後備軍」高達1623億美元,是實際不良債權的兩倍以上。

      另一個理由是限制和監督體制比銀行寬鬆的「影子銀行」的迅速擴大。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介紹,世界上的基金、養老金基金及保險公司等非銀行的金融資産2021年為239萬億美元,增至2007年的2.4倍,遠遠超過銀行。而此前跟銀行的資産規模相當。美國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David Solomon在9月12日的活動中表示:「更多活動湧向了沒有規制的影子系統」。隨著限制強化,大銀行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變得慎重,而基金企業正在增加對信用力低的企業的融資。與發生雷曼破産的15年前相比,風險越來越難以被發現。

 萬一面臨跟雷曼危機相當的危機,現在的政府和中央銀行有沒有應對能力?

     世界主要央行正在持續收緊金融以應對通貨膨脹。8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7%,超過市場預期(3.6%)。只要通貨膨脹控制不住,通過貨幣寬鬆來支撐經濟也變得困難。

      雷曼危機時,各國政府紛紛果斷出動財政。政府替民間承擔風險,結果政府債務擴大。新冠危機時,政府也進一步實施積極財政,政府債務繼續擴大。美國拜登政府推出了扶持半導體等伴隨財政擴大的産業政策,再加上國債評等下調,難以進一步擴大財政。

無法依賴中國

      要想依賴當時的「救世主」中國,目前有些不現實。當年在美歐為需求蒸發而苦惱的背景下,中國憑藉4萬億元的鉅額財政出動,拯救了世界經濟。但中國目前也缺乏擴大財政的餘力。由於房地産低迷,依賴伴隨房地産開發稅收的地方政府陷入財政困難,沒有出台之前那樣的以地方基礎設施投資為主體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前摩根士丹利亞洲會長史蒂夫·洛奇(Steve Roach)指出:「現在無法依賴中國」。

      15年前受到危機打擊的美國華爾街9月14日隨著軟銀集團旗下英國半導體設計企業ARM的上市而情緒激昂。日經平均股價9月15日時隔33年再創新高。雖然部分金融系統、至今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中國存在「脆弱性」,但資金一直在貪婪地追求收益。

 

相關新聞

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分別揭曉了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即將公布的文學獎。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J...
世界銀行8日在最新報告中預測,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為4.8%,明年將降至4.4%,比4月的預測高0.3和0.1個百分點。...
歐盟上周投票決定對中國大陸製造的純電動車徵收最終關稅,對此,路透社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方提出將電動車售價定於3萬歐元以上,用以取代關稅...
10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接受了上任後首次的眾議院代表質詢,這是日本朝野兩黨討論眾議院選舉主要爭論點的前哨戰。...